APP下载

运用生活化与情境化的策略使小学数学课堂灵动起来

2018-07-16赵小娟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情境化欲望渗透

赵小娟

摘 要:数学生活化、情境化的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而对于小学数学生活化与情境化的探讨研究也已成为目前数学教师的热门话题。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对数学生活化与情境化的策略作如下浅析。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化;兴趣;欲望;渗透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认知基础源于生活、源于具体的情境。因而,小学数学教学要体现出生活化、情境化的理念。小学数学提倡生活化、情境化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是真正能够坚持将生活化、情境化的思想渗入每一节数学课堂中的教师是为之甚少的,更何况对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化的策略进行灵活运用呢?如何能够有效进行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化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生活情境和故事情境两大方面入手。

学生是身处现实生活中的一员,他们从呱呱落地起就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感知,逐渐理解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与此同时,他们对于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因而他们就会对未知事物产生很强的好奇心理,所以他们的头脑中也就蕴藏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对具有生活化与情节性的故事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学习生活化

1.课始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的开始,可以给听课者很强的感染力,可以把让学生很快引入学习的理想境地。俗话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因而我们数学教师要能够抓住好戏的开始,开始是一节课的序幕,数学教师要能够在课的开始就把听者的眼球吸引住,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良好兴趣。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分数”时,就能在课始创设这样的情境:“幼儿园的小朋友明明过生日了,老师和小朋友们都为他而高兴,于是老师买来了一个蛋糕。老师想把这个蛋糕分给明明这组8个小朋友吃,你会分吗?”于是一下子就把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起来。而后通过让学生说说怎样分、再进行小组交流、达成共识等这样一个探究知识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性。

2.课中利用生活情境,强化学生学习的基础

数学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在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源之水,才能让学生追寻到数学的根源,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身价值。在课中利用好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新知的建构层面,可以让学生清晰而又分层次地了解新知的组成结构以及解题步骤。新知的组成往往是建立在多个旧知基础之上的,然后才有了新的发现;或是层次递进式地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能创设组合图形的菜地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将组合图形分成若干基本图形,而后运用移补等方法计算出面积。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丰富了学生解题的策略。

3.课尾巧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有了好的开始,可以激发听者的欲望;有了好的过程,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课堂艺术的享受;有了好的帷幕,可以长久地耐人寻味。课尾巧用生活情境,可以让当堂所学知识有生活的归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后独立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我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方式”时,通过播放生活中城市的美丽夜景,把学生带入现实的情境中去,使之去感受生活中运用到的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等变换方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探寻生活中数学美的欲望。

二、创设故事情境,将数学学习情境化

1.利用故事情境,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理

利用故事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与想象特点,可以提升小学生对于知识奥秘的兴趣与好奇心理,可以促使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从直观、情节性向抽象、理性方面的延伸发展。比如,我在数学课上给学生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讲故事的时候设下了一定的悬念:当讲到“曹冲让下人准备了大船和石头”时,便问“称象与船和石头有什么关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其继续聆听,最终明白了等量替换的称象妙计。

2.利用故事情境,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的人文渗透

利用故事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数学发展进程中涌现的优秀人物事迹、数学成果以及良好的数学素养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海洋里遨游。比如,在教学数学阅读课“神奇的数字”一课时,课中我层层递进地引领着学生去自主探究“1、4、2、8、5、7”这六个数字的神奇之处;课尾我对学生介绍有关金字塔与数学之间的神奇故事,让学生能够对探索数字的秘密增强动力。再比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分解质因数”后,我让学生细心品味“哥德巴赫猜想的发现”的故事、陈景润的故事,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渗透,让学生能够了解数学家为了伟大的数学发现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总之,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小學数学教学应该赋予它更强的生活性与情境性,使之能够更加具备生命力和感染力;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爱学、乐学的殿堂。

参考文献:

周国韬.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7.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情境化欲望渗透
高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