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而足道 助力习作

2018-07-16陈秀丽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微电影习作教学

陈秀丽

摘 要:近几年,微电影逐渐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其可开发的潜力无穷。在此将微电影引入小学语文课堂,诱发习作教学新的生长点,探索习作教学模式和策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微电影;习作教学;对话描写

写作文作为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和必备技能,却不受小学生待见。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怎么办呢?笔者认为,微电影短小精悍,意蕴丰富,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用它来辅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十分合适。

一、何谓微电影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播放时长约10分钟。从语言文字学解释,“微”含有小、短少之意,更有“精简”“微妙”之意。“微电影”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电影短片。它有三个显著特点:时间短,叙述简明;“微”而足道,内涵丰富;细节放大,感染力强。

二、引入小学习作教学的微电影类型

引入习作教学的微电影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根据语文教材来选择适合儿童观看的电影,剪辑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段进行整合。名著改编的电影优先选择,如《城南旧事》《小英雄雨来》《冰雪奇缘》。另一种是网络上已有的制作精美短片电影短片,包括或奥斯卡奖的动画短片,如《神奇飞书》《熊的故事》《世界的另一端》。微电影资源运用到习作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升。

三、微电影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借助微电影,提炼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四篇课文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动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学完课文,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储备。例如,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突出动物的特点,又如,运用拟人手法可以使动物形象更生动等。此时,学生缺少的是可以观察的动物对象和可描写的动物素材,这个难点可以通过观看微电影来突破。笔者选择《乔恩的过敏症》这部影片,将其剪辑成微电影,用加菲猫作为写作训练素材,让学生从几个方面写出加菲猫的特点,丰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巧用“微影”,创编故事情节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主题是“奇妙的童话世界”。这组群文阅读包括四篇童话,它们的故事情节都具有反复性。《去年的树》以小鸟寻找树为线索,反复问了三次;《小木偶的故事》讲诉了小木偶在大街上遭遇小红狐劫包,一路上遇到的熊警官、小兔子、老婆婆……这些童话故事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们都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电影,亲身感受、体验故事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领悟“什么是故事情节,怎样寫出惊心动魄的故事”。为此,笔者找到一部广受好评的儿童电影《冰雪奇缘》,将其片段制作成微电影,用以指导学生学会用“情节”叙事的写作方法。

3.借助“微影”,学习对话描写

三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以“名人故事”为主题,四篇课文基本是以对话形式呈现,在《语文园地二》中也出现了引用人物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怎样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对话在写作中的价值和妙用呢?笔者设计了“看微影—记台词—学写对话”的写作训练。电影《小淘气尼古拉》改编自法国作家勒内·戈西尼写的《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系列作品。影片中小尼古拉的行为幼稚、夸张、搞怪,真实透露着孩子的纯真活泼,符合中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对白内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彰显了人物性格。笔者选取其中一段对白场景,剪辑成微电影作为教学内容。

看似短小的微电影,却蕴含着无穷的价值,可谓“微”而足道。教师在“心中有教材”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使用微电影资源,必将开辟出一片习作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郑少颜.试析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王志荣.解析中国微电影的艺术特征[J].电影文学,2014.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微电影习作教学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