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爱是伟大的!让母爱在实践中“升华”

2018-07-16达珍贵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升华母爱

达珍贵

一、设计理念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以“说”和“读”的形式去展开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不同情感的熏陶,打开思想心扉,启迪和畅谈对母亲的无比真爱。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运用11个生字。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在文中的意思。(家庭作业:预习不懂的字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题。

(二)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体会母亲当时的感情变化。

(三)情感教育

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博大的爱。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母爱的存在,更应在懂得母爱的前提下,学会感恩、学会付出。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品读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从中感受母亲的爱子深情。

难点:引导学生写一写母爱,让学生全面认识母爱。

四、教学任务

激发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磨炼自己,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鼓励其面对生活,要学会坚强处事。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设计

我自己先对班上無母亲的孩子进行思想沟通,教育他们面对生活,要学会坚强,使得这些学生的心灵尽量少受到思想创伤。懂得教师所设计课的目的,让更多的学生结合文意受到不同的思想熏陶,启迪学生懂得“母爱”。如若谈母爱时,听听其他同学的说法。

(二)创设情境,说“母爱”

1.背诵孟郊的《游子吟》,让同学们从思想上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2.用精练的语句讲《妈妈爱吃鱼尾巴》的故事,体会“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最无私的爱!请每一位孩子把在日常的生活中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自己小组同学们听一听,并推荐讲得好的学生课前给大家讲一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3.导入新课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教师引导

关于“母爱”的话题是温馨的,但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也各有不同,请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把感受到的母爱表达出来。可以写一两句话,可以唱有关母爱歌,可以制作小礼物……

过渡:母爱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更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却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思考问题:这到底是怎样一位母亲呢?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为什么这样去做?请同学们走进《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你就会找到答案。

阅读课文,弄懂“母爱”主题的含义:

1.结合预习,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字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默读、朗读、速读……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与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3.感悟句意。

(1)提出要求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对找出的句子反复品读,感悟母亲的感情变化:决定─犹豫─心软─后悔─担心─磨炼─勇气

出示心理变化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语句,仔细体会当时母亲矛盾的心理。体会母亲的心软:“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感受母亲的自责,不应狠心:“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体会母亲最后狠下心,在锻炼儿子的过程中,母亲的内心也备受煎熬和磨炼:“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5.此时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同学们,大胆地表达出来吧!

6.拓展延伸。

用最简练的话语表达对母亲的感谢。

7.板书设计:

决定—犹豫—后悔—担心—坚定

母爱

8.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9.教学反思。

六、作业

联系实际,赞“母爱”。

写一写: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体会,用最简洁的3~5句话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是如何给予儿女“爱”的;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课文中的母亲用独特的方式,锻炼了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这种爱是深沉的。“学会看病”给我们以生活的启迪:勇于独立,就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是那么无私,那么博大,我们应该对“母爱”做出报答。我们要敢于挑战自己,让自己在生活中不断强大起来。

最后问题升华,进一步揭示课题。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升华母爱
贪吃蛇升华记
《青铜葵花》选段
母爱大于天
母爱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母爱的另一面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
关心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