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冷的美丽”到“火热的思考”

2018-07-16赵丽琴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问题设计合作学习

赵丽琴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有关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或对有关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以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活动的方法。它的实施就是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习得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那么如何设计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优化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呢?针对合作学习中问题设计的恰当选择介绍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不能把问题设计成在课本上找答案,也不能把问题设计得太细,没有思维含量,也不能问题设计的太大让学生的学习无效。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驱动去进行一个个的数学活动。

关键词:合作学习;问题设计;数学活动

华东师大张奠宙教授曾说:教科书里陈述的数学,往往是“冰冷的美丽”。因此,数学教师的责任在于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使学生既能高效率地进行火热的思考,又能比较容易接受,理解隐藏在“冰冷美丽”背后的数学本质。

数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看、想、做能“悟”出来。我们现在践行的四环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展示反馈—拓展延伸,正是凸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是以生为本课堂的核心。在四环节教学模式中,是用问题引领学生来学习。所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中问题的设计很关键,不能把问题设计成在课本上找答案,也不能把问题设计得太细,没有思维含量,也不能把问题设计得太大让学生的学习无效。有效的问题是让学生带着任务驱动去进行一个个的数学活动。

一、创设开放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决不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这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灵魂——让孩子自主快樂地去学习。因此,开放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去感悟知识,有利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交流中梳理积累知识,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中,自主学习提示是:仔细观察手中的年历,试着提出一些问题,并记录下来。

这样的设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趣也有挑战性。因为我们的学生习惯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换一种方式学生兴趣盎然。因为学生在提出问题时经历了数一数、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也只有认真地观察年历,才能提出问题。而且这个要求是相对开放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是不同的。3~4分钟的自主学习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把你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这个小组学习提示,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有提问、有解疑、有整理,这既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梳理过程,这样的小组学习才是有效的。

二、小组学习中设计研究性问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让学生学会研究性的学习,是新课标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这些问题思维开放、形式灵活,通过探究对问题中的数学现象和事实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五年级“通分”的教学中,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黄豆和蚕豆哪个蛋白含量高就是要比较2/5和1/4的大小。学生首先利用已有的知识对这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随后教师请三个学生板演不同的比较方法:

学生板演后出示小组学习提示:

1.每种方法是怎样比较大小的?依据是什么?

2.在第二种方法里,把两个分数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母20与4和5有什么关系?还可以选几作为分母?

3.三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在这个学习提示里,学生要分析概括这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还要具体研究比较每种方法有什么优势,这不仅需要概括能力还需要分析比较能力。这样设计,充分发挥了小组学习的必要性,也体现了思维渐进发展的过程。

三、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学有所获

小组学习的问题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或步骤,或把解决某个问题的完整思维过程分解为几个小阶段、小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如,在“小数除以整数”的教学中,学生小组学习时,教师出示:

1.一位同学讲算例,其他同学补充评价。

2.小组长组织讨论一下三个问题:

比较一下这个式子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

商的小数点( )。

可以看到,在这个小组学习提示中,有学习步骤的安排,有具体学习内容的要求,有方法的总结,这样小组学习时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这种提示也有利于小组的汇报。因为学生毕竟还小,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把学习过程和结果很条理地展示汇报,而小组学习提示正是给了学生一座桥梁,他们可以借助提示有序地汇报学习成果。

我想完成“冰冷的美丽”到“火热的思考”的华丽转身,离不开教师每节课对问题的精心设计,这样的课堂既着意设计,又浑然天成,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触及课改的灵魂,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问题设计合作学习
精设计,巧提问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