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合理处理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2018-07-16杨小秀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位竖式括号

杨小秀

预设即课堂教学设想与具体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包括教材设计与教学设计。由于学情与教学风格的不同,决定了只有教师设计与教材设计的互补与优化,才能产生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预设方案。好的预设与生成总会出现步调不一致,同一知识点,有的生成资源出现于你的预设之前,有的生成资源出现于你的预设之后。应如何处理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怎样让课堂在生成与预设的协调中绽放光彩?下面就自己的教学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生成于预设前,合理利用,自主调节

预设是教师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并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的设计,以保证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当教学中有生成意外的资源,并且生成于你的预设之前,教师应合理利用,自主调节,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整合课前的预设。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原本我是预设为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再认识球和圆柱体的特征。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当我教到长方体、正方体,并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来掌握它们的特征时,意外出现了。由于两三个学生的球没有放好,学生的球从桌上滚到地上并弹起,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过去了,掉球的小朋友慌忙捡球。忽略这一意外吗?经过短暂的思考,我觉得这一意外是很好的生成资源。它既可以帮助丢球的小朋友度过尴尬,又可以让学生认识球的特征,较快地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举两得。于是,我调整预设,先让学生认识球的特征:刚刚你们听到什么声音?这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能根据刚才的这一现象说说球的特征吗?刚刚由于球落地而觉得不好意思的学生,马上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就连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都举起了小手。整个课堂活跃,灵光闪动,学生说出的球的特征不仅通顺而且完整。通过事先的预设,使之富有新鲜感和即时性,具有更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生成与预设同步,互相协调,去粗取精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它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每一堂课的精彩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不断磨合,学生与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课标强调数学事实的建构,也就是说,数学知识不应是教师、教材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当你的精心设计与学生的生成资源同步时,教师应当让生成与预设互相协调,各取其精,让这一环节绽放光彩。例如,在教学“花边有多长”时,当教学到如何计算装饰的花边的长度时,学生的计算方法异彩纷呈:

生1:先计算两条长的长度,再计算两条宽的长度,最后把两个和相加。

生2:先计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用这个和乘以2。

生3:先计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用这个和加一条宽的长度,最后加一条长的长度,求出总和。

当我让学生用文字列出计算的方法时,生2的方法有的学生是用长+宽×2来表示。这是学生生成的错误资源,为了让学生对括号有更清楚的认识,我抛开预设中教师强调括号的作用,而是把这个问题重新抛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这个文字表达式对不对?它的含义是什么?与原来生2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应该怎样修改才正确?学生经过交流互动,互相碰撞,明白了为什么要加括号,括号应加在哪里?这比教师的苍白说教有效得多。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间。”

三、生成于预设后,总结升华,加深印象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发展的过程,更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同一知识当学生的错误生成在你的预设之后,教师应该借助学生的生成总结升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预防错误的再次重复。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时,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操作说清算理:先把个位上的数字相加,再计算十位上的数。可是在做改错的时候却出现这么一题:

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是对的。这是教师始料未及的。它生成于预设之后,于是我决定让学生说说想法,并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学生能说清33+5怎样计算,可是学生还是认为这样列的竖式是对的,究其原因,原来是学生对竖式中数位上的数含义没弄清,认为5在个位,就和个位的3相加,5放在十位就可以和十位的3相加,这一题刚好把5放在十位,所以教师无论怎么引导都无法理解这是错的。弄清原因后,我先让学生说说数位顺序表,再让学生说说每一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如果要让5写在十位上,必须是几位数?为什么?这道题的5为什么不能在十位上?如果要让5在十位上,应怎样改正?利用了这一资源后,学生对如何列竖式,为什么列竖式时要数位对齐有了深刻的认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心中悟出始知深”,相信通过这一处理,不仅学生犯类似错误的几率微乎其微,而且对列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让知识得以升华。

总之,教学展开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见解和价值取向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创造出的生成资源,将它揉合在精彩的预设中,让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相融,让教材与师生進行完美的对话,让每一次意外“春风化雨”,让每一生成绽放异彩!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数位竖式括号
竖式趣题
括号填数
竖式填数
我曾丢失过半个括号
“入”与“人”
相同数位相加减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
错误的竖式
漏写括号闹出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