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教学风采

2018-07-16张喜梅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韵律诗句古诗

张喜梅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值得我们永远发扬和传承。老师们历来重视古诗詞教学,然而古诗词与现代语用习惯有很大的差别,学起来耗时低效,要么机械翻译,要么反复背诵,不能激发孩子对诗情的品悟和意境的感受,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怎样增加古诗词教学的情趣,值得研究。

一、唱出古诗的韵律美

古诗词讲究文字的书写格式,讲究文字的声调、音律相合,字数相宜,按一定的规律排在一起,才会产生或汩汩如溪流般美妙的音韵,或咚咚如锣鼓般的节律。教学古诗词时带领学生唱一唱谱上曲子的诗词,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课堂别有一番滋味。如在教学宋词《村居》时,课前我播放配乐演唱《清贫乐·村居》的课件,我轻轻跟着哼起来,学生也不由自主地一起唱起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其乐融融,有的学生两三遍就全会唱了。老师点拨:上阕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ǎo,下阕东、笼、蓬都押 “ong”韵,这样学生于轻松愉快中感受了古诗词的韵律美,完成了初读古诗的任务,还愉悦了心情,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岂不是一件快事。

二、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古诗词是有一定节奏的。学习它首先要学会断句,才能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古诗词大有帮助。学习古诗词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轻轻画一画节奏线,看看在什么地方停顿恰当。划分节奏的过程就是在考虑诗句的意义。如:在教学古诗《乡村四月》时,先让学生尝试画节奏线,一开始有学生习惯性的两字一顿,画的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孩子你再想想意思”,学生看看注释,思考片刻改为正确的。后教师出示画好节奏线的诗句让学生打着拍子读,学生开始轻轻拍打桌子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师追问:“这首诗里有哪种颜色?” 生:“绿色、白色。”师:“读的时候把这两个字强调一下。”生:“绿遍—山原—白满川”。有轻重,有节奏了,读着读着,有的学生手脚并用,脚也合着拍子,还有的学生摇头晃脑,深情并茂,俨然一位小诗人的派头。老师再配上杜鹃鸟啼叫的古筝曲子,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如此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学习古诗的意趣也弥漫开了。

三、画出古诗的画面美

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教学时简单让学生说说诗句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还远远不够,还可说说这些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颜色、形态又是怎样的。如果让学生拿起彩笔画一画,就会让这幅画具体生动起来,学习古诗的兴味也会大增。如:教学《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一句时,让学生在纸上画这幅画,老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老师只画了绿原白川,学生却不止如此,有的画了绿色的树林、绯红的桃花,有的画了白色梨花、粉色的杏花,还有的画了些金灿灿的油菜花,还有的学生画了水田里耕作的农人和牛,还有的学生画了斜斜的雨丝……有的学生指出杏花、油菜花等不应该画,师:“四月的乡村真的只有绿色和白色吗?”经过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乡村四月绿色是主打色,小面积局部地方也会有其他颜色,诗人只是选取了最典型的大面积的颜色来写。如此比较赏析,学生一下子走进了乡村四月桃红柳绿、青山绿水、烟雨迷蒙的美丽画卷,对诗句有了更直观生动的理解感悟。还有很多古诗如《鹅》《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都有很强的画面感,都可以通过画一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受古诗学习的情趣。

四、听出古诗的意境美

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手段,调动听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化静为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古诗教学的情趣。如:在教学《乡村四月》“子规声里雨如烟”一句时,播放子规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布谷——布谷——”,透过诗句让学生想象还可能听到哪些声音,模拟一下。有的学生说哗哗的雨声,有的说噼里啪啦的雨声,师:“这雨有点大呀,诗中描写的是怎样的雨呢?”生:“雨如烟”,师:“如烟的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生说像针,像线,像汗毛,像雾等,师接着问:“这样的雨会发出声音吗?如果有,那用哪个象声词可以形容?”生:“沙沙——沙沙”“滴滴——答答”“淅沥——淅沥”,还有的同学说听到了“哞哞”的牛叫声,大家都笑了。至此学生已经完全融入了古诗的意境,身处在江南子规声声、烟雨蒙蒙的乡村四月了。《望庐山瀑布》也可以让学生欣赏庐山瀑布的视频,轰然作响的水声,“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的壮观画面将直击学生的心扉。《别董大》可以让学生聆听北风呼啸的声音,从而感受董大大雪纷飞中送友人的深情厚谊,与“莫愁”中体会千种离愁别绪。

总之,古诗词教学的情趣就是在吟唱韵律、节奏朗读、描绘画面、倾听声音、改写美文、表演情节、体悟情感、拓展主题、辨别修辞的过程中挖掘出来的,学习古诗词,就是要引领学生兴味盎然地在平平仄仄的文字中徜徉,在回旋反复的韵律中流连,于鸟语花香中漫步,于诗情画意里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感受他们的旷达胸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让孩子们心中有诗情,生活有诗意,做一个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韵律诗句古诗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韵律之美——小黄村
韵律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