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润童心 茁壮成长

2018-07-16刘小瑕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

刘小瑕

摘 要: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古诗教好,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品格?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叙述。

关键词:古诗词起源;情境教学;提升品格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古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学习古诗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提高审美塑美能力,不斷塑造其人格魅力。

然而,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的语法、平仄等现在已经不常用,如果对其笼统地进行全面教学,耗时费力不说,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认识诗的起源,了解学诗的重要性

记得台湾古典文学家叶嘉莹在加拿大给孩子们上第一堂课时,她先把篆体“诗”字写给孩子们看,告诉他们:字的右半边上面的“之”好像是“一只脚在走路”。接着她又在“之”字下画一个“心”:“当你们想起家乡的亲人,想起家乡的小河,就是你的心在走路。如果再用语言把你的心走过的路说出来,这就是诗啊。”孩子们立刻就对诗有了最本真的认识。我们在上课时,不妨借鉴一下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诗。

《论语·季氏》中,孔子的儿子孔鲤曾经告诉过别人孔子是如何教他读诗的: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在喧哗浮躁的当下,读诗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因为浮躁,更需要学诗。品读诗词,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让自己有一颗纯净的心灵,在浮躁中学会宁静。学诗,还可以培养想象力,兴起人的高尚情志,提高观察力,了解天地万物与社会大千,学习孝顺父母、报效国家,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二、古诗词教学要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1.语言描绘情境,学生进入意境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2.以图配诗,感受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古诗都配了一幅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地领悟诗词的意境。

在教学《塞下曲》时,引导学生先看图思考:你发现这幅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回答:箭射穿了石头!我接着说:是谁的射箭本领那么大,竟然能把石头射穿?通过图片的有效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塞下曲》的兴趣,不知不觉带着学生走进古诗的情境中。

3.演一演,走进古诗情境

在教学《游子吟》的过程中,我扮演母亲为儿子缝补衣服,让小朋友扮演孟郊,想象母子对话,母:“儿子,你明天就要远行了,记住在外面要照顾好身体,按时吃饭,天冷时注意添加衣服。”儿:“妈妈,我一定会记住的,您一个人在家也要记得照顾好自己。”……通过表演让学生更加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诗情。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让古诗走进生活,提升品格

从古至今能够广为流传的古诗词名句,是经过历史长河磨炼的,经得起考验的,为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的典范。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精练的语言,协调的押韵美,还因为蕴含深意。让学生说说对这些古诗词名句的理解,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说对某个名句的理解,并讨论生活中什么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一次,中午就餐时,有位同学把整盘的饭随手扔入垃圾桶里。我知道后,没有在同学面前点名,而是让大家当一次“小老师”。结果,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背了首《悯农》,那位同学也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经常不写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我又请小朋友们做“小老师”教育他,有的同学对他说:“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有的同学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还有的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来劝他,他竟然流下了眼泪,从此以后开始发奋读书,上课听讲认真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文之后,看到有同学迟到了,同学们就会念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看到春雨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古诗词中的名句能够广泛传播,不仅是因为华丽、精练的辞藻,鲜明的思想,也是因为作者高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些直接影响着古诗词的魅力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每一句经典的古诗词名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把诗运用到生活中,无形中提升了孩子的品格。

读诗的时候,伟大的诗人都成了你的朋友,苏东坡、陶渊明、杜甫尽在眼前。假如生活发生不幸,当你将之用诗来表达的时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就可以借诗消解了……诗滋润着童心,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叶嘉莹.给孩子们的古诗词[M].中信出版社,2015.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