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阅读的有效方法

2018-07-16孟晓彬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有效方法

孟晓彬

摘 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淡化教师讲读,强化自主阅读,重视阅读体验,创设自主阅读课堂教学结构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关键词:自主阅读;有效方法;阅读结构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读”“会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是从教者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教师应寻找有力途径,促使学生主动与文本之间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思想碰撞和情感传递,由此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完美对话。

一、淡化教师讲读,强化自主阅读

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方法即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过渡之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导航”。学生的自主阅读,主要是变掌握问题结果的学习为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实践性学习。

(一)精练阅读问题

“教师少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禁止那种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的提问。如果课文内容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很大,教师有必要用一个问题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吗?如果课文难以理解,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也未尝不可。例如:《月下桨声》一文抓住两点即可,一是由情节“买鱼”—“卖鱼”中体现的人物情感怎样;二是感知全文后的所得——“为什么”。学生围绕这样的问题展开阅读,基本对这篇课文就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白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放手开展阅读

放手阅读是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思考批注、合作交流、互动补充、参与实践,主动获得学习结果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迥异、兴趣爱好不同、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问题结论的多样化。允许教师暂不作结论,把问题适当延伸,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等方式去寻求解答。例如:《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一文,我摒弃了一句一句的分析套路,而是根据诗歌的体现形式,让学生探究并归纳诗歌跳跃、形象、含蓄的表达特点。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质疑讨论、助学短评的形式对此诗歌进行学习,理解诗歌所表达的赞颂之情,并鼓励学生动手学写小诗。这种尝试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掌握了写作方法,同时还生成了创作的热情,摘抄了许多小诗,学习语文的兴趣愈浓。

二、重视阅读体验,形成情感积淀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鲜活的人物形象,有引人入胜的秀美意境,有生动传神的美妙词句。若将“知”的积累转化为“感”的积淀,教师则需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倾向,体验各种适合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吸引学生主动阅读。

(一)情境式阅读

有情境才会有体验。在体验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创设具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产生冲突,使其如亲临其境,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选择式阅读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开展“弹性教学”。即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自我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自主选择共读的合作伙伴等,这样才会调动学生积极阅读的热情。

(三)合作式阅读

合作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过程。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体验得到思维的碰撞、重组、整合形成多向信息互动,不断把内心体验引向纵深,还能感受到合作的成功感、愉悦感。

三、把握课文差异,创设阅读结构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着阅读教学结构的多样化。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语文要素的提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并存,充分保证学生自主阅读有效有彩。

一些课文,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注意不要分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对课文哪一段内容感兴趣只是随口应答,教师应及时分辨真伪和点评,并强调课前独立阅读的必要性。所以,鼓励学生亲近课文,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捷径。

一些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如遇到疑难处,要求学生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师应在读中相机指导,矫正目标、提出要求、纠正错误、评价激励、梳理归纳。在自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指导要浑然一体,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这样才能保证自主阅读的主体能动发展。

一些课文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如《小兵张嘎夺枪记》一课,可以组织学生在“发现手枪、勇夺手枪、比试手枪”的学习中开展各小组汇报展示活动。经过小组成员共同揣摩、理解和表演,其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被充分地再现出来,嘎子的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也在充分的展示、对比、评价中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一些课文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如:《天窗》一课,教师从“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切入教学,组织学生投入阅读、研读品析、读中想象。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体会天窗是孩子唯一的慰藉,理解天窗带来的神奇。

另外,教师要改变那种逐词、逐句、逐段“负累式”分析课文的阅读教学结构,应指引学生进行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自主浏览。每节阅读课还要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结合所学的表达方式与方法进行相应的练笔训练,使阅读教学真正实现语用的目的。

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还应多动脑,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方法指導孩子们进行阅读,让所有的语文课体现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国平.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20).

[2]孙亚明.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浅谈[J].语文天地,2015(3).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研究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