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语文学习的精髓

2018-07-16蔡东利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沟通能力

蔡东利

摘 要:王尚文教授曾经说过:“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的确,倾听,是人类认识世界,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基本途径。作为现代人,倾听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学会倾听,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学会倾听的习惯更是要从娃娃抓起。不难发现,许多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交流口齿不清,吞吞吐吐,听、说存在抓不到重点的现象,甚至教师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学生出现没有听到问题,听不懂问题,答案模棱两可,答非所问的情况。各种问题不得不引起教师重视,毫不夸张地说,缺乏倾听能力会给学生学习能力和身心成长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加强学生倾听意识,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怎样赋予倾听以生命的活力呢?

关键词:倾听培养;倾听意识;沟通能力

一、鼓励评价,提高倾听兴趣

科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他的能力发挥只有20%~30%,但是受到充分且正确的鼓励,他的能力就能发挥80%~90%,甚至更多。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鼓励方式,鼓励学生养成倾听习惯,调动他们倾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一种普遍现象:教师的注意力往往被爱积极回答问题、善于表现的学生所吸引,而常常忽略了一大部分作为听众的学生。教师关注并聆听站起来学生的发言,是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显示了教师的专业性以及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这自然没错,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对其他倾听者的关注。

我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终于总结出一种有效的办法,既能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又能关注到默默倾听的大多数其他学生,确保一个学生都不掉队。回答问题的同学在回答的过程中,我就坐在倾听的学生当中,同他们一起倾听。我随时注意环顾四周,全方位了解在座学生倾听的状态,并对听得认真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学生及时提醒。老师要多采用鼓励方式对听得认真的学生进行表扬。低年级的孩子逻辑性还不够强,自我独立思考能力也还没有成熟,所以处在效仿能力最佳的时期,一般表扬一个学生,其他学生争先恐后跟着效仿,这样倾听效率自然而然提升了很多。我的鼓励话语就像兴奋剂,把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二、专项训练,提升倾听能力

当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后,还应该培养其倾听能力。倾听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倾听的训练要有针对性,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思考的能力。抓住课堂的每一处细节,充分利用每一个环节,从小处做起,循序渐进地分项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听记词语

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倾听能力,但是目的性很差。因此,我采取了听写词句的训练方法。我选择了一些字数少、意义浅显的词句进行听写训练。如:“花儿开了。”学生会认为很简单,轻松过关。逐渐听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字数也由四五个增至七八个,由一个词到一串词。这种逐渐递增难度的训练模式使学生形成了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的目的性和连续性也随之增强。

2.听后复述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倾听能力大多数时候得通过说话表现出来。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一文时,让学生练习复述。起初,我只是要求说出故事的主人公、主要事件。渐渐地,引导学生复述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经过反复训练,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复述下来了。由此,我带领学生向“专心倾听,并能简要复述”的阶段又迈进了一步。

三、在平时的点滴中强化倾听意识

设计有趣的游戏,强化倾听意识。

比如:“击鼓传花”就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教师学生分为几组,把一句完整的话悄悄讲给各组第一个孩子听,第一个孩子再轻声传给第二个,第二个再传给第三个……最终看哪一小组传的内容最完整则获胜。不知不觉在快乐的游戏中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专注度和准确性。

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

1.应该引导学生做到“认真地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醒和告诉学生做到“认真地听”。因为“认真地听”,一方面能够使自己弄清交际对象所说的内容,为自己的应对做好准备,即能使自己的應对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既能够表现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还能体现出自己的素质修养。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倾听别人说话时姿势端正,态度和蔼,两眼要正视对方,不应该四处游移,给对方的感觉是“我”在集中注意力认真听“你”说的话。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有耐心。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做到不插话、不随意打断对方。学生掌握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有可能具备“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听”

要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素质和交际品质,仅仅使他们学会“认真地听”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听”。也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倾听中如何掌握交际对象说话整体意思的要领。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边听别人说话的同时边积极思维,分析、梳理对方表述的内容,思考、理清自己的应答方案。简而言之,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过程中去,而不是被动地倾听别人说话而自己却没有任何反应。学生只有学会和做到“正确地听”了,才会使自己参与的口语交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活动。

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培养好的,是一个缓慢、长期、渐进的过程。我想,只要我们教师事先做好心理准备,有着足够的耐心,孩子们的倾听意识一定会慢慢增强,良好的倾听习惯也会内化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我相信,倾听从娃娃抓起,将来他们才会成为有修养,对社会有良好贡献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叶洁芸.倾听,语文学习的精髓[J].小学青年教师,2005(3).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沟通能力
如何提高中职护生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能力?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研究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