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校教育中对农村留守儿童施教的几点尝试

2018-07-16王宏伟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王宏伟

摘 要:留守儿童是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然而目前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缺乏温暖家庭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缺乏亲情交流带来的思想行为生活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学习教育和心理等问题的成因做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大教育法律宣传、建立“寄宿制”学校,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教育对策

以民勤县大滩镇为例,这个总人口10000多人的镇子,现在只有一所小学。71名学生中有53人是留守儿童。我通过大量的假期走访,将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状况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顾,这些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偏低,对学生的学习辅导较为困难,这部分人往往对孩子偏重溺爱,而轻视课程辅导;二是学生的父母之中有一人在家里照顾孩子上学,在这部分人中有很大一部分留守的是母亲或是父亲,多为智力较低甚至智障而无法打工者,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三是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留守儿童是寄宿在亲戚家中,而亲戚往往只是负责吃住和安全。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的不景气,留守儿童在在校学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大滩镇为例,2018年有在校学生72人,留守儿童就有53人。因为“留守”,这些学生大多变为问题学生。

1.在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是想吃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每年的体质检测显示,因为缺少父母在生活上的精心照顾,这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搭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2.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好多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很少回家,据推算平均回家次数不足4次。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往往只是通过电话联系,且次数较少,因为家庭生活条件所迫,能够与父母视频通话的学生很少。由于常年亲情缺失,在孩子的家庭生活中缺少心理关怀和倾诉,留守儿童的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留守儿童表现为内心封闭、性情冷漠,或是少言寡语,或是性格孤僻。每逢节假日或者重大活动,孩子的这些心理缺陷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些孩子有一种被父母遗弃的感受,在学习上刻苦不足,不求上进。

3.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一个完好的家庭是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前提,也是基础。由于父母的缺失和爷爷奶奶的放纵,一些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甚至影响了他们“三观”的形成,给我们一种少年老成之感,欠朝气,欠活力。

二、对症下药,学校教育侧重的几个方向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新问题,是一个在短期内无法避免的新问题,在优胜劣汰的经济大迁徙中产生的留守儿童,他们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智力水平。如何让这些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和其他孩子一道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1.加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亲情活动

心理学研究认为,父母的亲情关爱、言传身教和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就是这一“必要条件”的补充。在留守儿童之家活动中,要努力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氛围。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于2004年,我们的传统活动有:每人一张家校联系卡;每天1小时的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辅导教师利用儿童的课余时间为他们讲一些法律知识、安全常识、社会规则等让每次活动丰富多彩,让儿童参与其中,快乐其中;每周一篇活动日记等。通过留守儿童之家弥补儿童家庭教育之不足。

2.让每一个老师成为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学习的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人格、情感、意志等方面,它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水平,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度过美好学生生活的重要保证。建议学校开通学生咨询信箱和咨询电话,让每一个老师成为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解除考试焦虑、厌学等,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增强意志力,消除自卑心理,能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正常的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3.寄宿在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课外辅导

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学生的学习只能督促,而不能进行科学的辅导,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做法是努力改善辦学条件,动员孩子们寄宿在学校,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人数不多,便于对学生开展一对一课外辅导,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二是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不足。

4.实行小班化教育,老师就是孩子的“父母”,让每一个孩子受到爱的教育

总之,农村儿童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学校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当针对留守儿童成立帮扶的对象,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满足孩子精神需求。家庭作为留守儿童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家长在努力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也不该忘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经常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杜绝孩子“被遗弃感”的滋生。

参考文献:

[1]冯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长期亲情缺失致性格孤僻[N].人民日报,2010.

[2]陈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N].人民日报,2004.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