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码看书,童心阅读新体验

2018-07-16许社初罗铭涛邓建熙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二维码阅读活动

许社初 罗铭涛 邓建熙

摘 要:阅读,令人受益无穷,也是课标要求的重要教学内容。二维码阅读,能促使学生不受时空的限制,畅快享受扫码阅读的乐趣。从教师引导、激发兴趣、读后绘写三个角度探讨如何利用二维码技术展开阅读教学活动。

关键词:二维码;阅读;教学;活动

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著名作家梅子涵也曾说:“阅读是为人生打底的事情,假如一个孩子是一棵大树,那么阅读就是浇灌根部、滋养心灵的工作。”阅读滋养生命、润泽童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借助二维码技术的春风,我们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应用,飞入寻常手机里的阅读,就使得快乐童年如同诗歌般流淌。

一、展望技术前沿,打造扫码阅读新体验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技术。而二维码技术与电子阅读平台相结合,就能产生扫码阅读平台,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选取自己喜爱的书目,只要扫一下其链接页面上的二维码,就能享受二维码阅读的畅快体验。

二、感受阅读魅力,投身扫码阅读乐体验

(一)教师引导萃名篇,扎好童心阅读之根

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二维码图书已成为传统阅读向新媒体延伸的新途径,其中名篇浩如烟海,不必尽读也不能尽读,须由教师一番精挑细选、连珠成串,才适合开展阅读教学,给予学生扫码阅读的金钥匙。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很少对二维码图书自发产生兴趣,也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教师传授方法后,学生才能充分挖掘阅读的乐趣,终将形成一生受益无穷的阅读习惯。

1.精选名篇,构建扫码阅读平台

结合顺德区必读书目的要求,教师利用“凤凰树读库”所存书目,选择健康向上、富有趣味的二维码图书,如《木偶奇遇记》《希腊神话》《王尔德童话》等,将这些书的二维码通过班上QQ群、微信群发给同学们。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老师的指导,利用手机的“扫一扫”功能,随时随地自主阅读。扫码阅读既省去了借还图书的登记工作,也避免了图书的污损丢失,更方便同学们开展个性化阅读,给他们打开一个个风光无限、奥妙无穷的电子书本世界。

通过二维码后台系统,老师还能看到每种书目的借阅情况,及时、准确、科学地掌握学生的阅读动态,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书指导,促进同学们博览群书,充分挖掘二维码图书的语文教育价值。

2.借力课文,主动开展扫码阅读

“如果教师能深入领悟、吃透教材,根据教学需要补充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将开启学生的心智,震撼学生的心灵。”教师借力课文,利用二维码阅读平台做课外延伸,适当补充阅读书目,无疑会令学生开阔视野、启发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草船借箭》中,通过抓关键词句,我带领学生领略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纷纷称赞诸葛亮。趁着他们对课文意犹未尽,课间还饶有兴趣地讨论关于三国的故事。我及时宣布,要布置二维码阅读平台中的《三国演义》上下两册绘本,让他们课后学习。同学们发出一片热烈的欢呼!我们还利用早午读,自由分享读书心得,更进一步促进“扫码阅读风暴”的形成。从课文《武松打虎》延伸至《水浒传》绘本、从《杨氏之子》延伸至《世说新语》绘本……学生品味语言艺术,更领悟人生道理,感受思想魅力。

“语文素养的核心就在于阅读。”实践证明,课堂学习—扫码自学—发表体会这三个环节相互紧密联系,教师利用课文为学生激发强烈的阅读动机,学生自主阅读、分享交流,这就使得阅读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思维灵活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养成习惯,畅享童心阅读体验

书香无声,润泽心灵透芳华。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将会受益匪浅。小学生爱模仿老师,在过程中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老师如果能以身作则,时常分享扫码阅读体会,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同学们阅读习惯的养成。我时常给同学们分享自己看过的文章,很多同学都是我的“小书迷”。

杜威指出:“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除了以身作则外,我还长期开展“积分换奖品”的活动。扫码阅读时,同学们可以利用手里的“读书存折”,将读过的书目记录下来,通过微信群里的语音、拍摄功能,分享自己的朗读音频、绘画作品等,这些操作都会被我记录下来并累计积分。满足要求后,同学们还能用积分换取自己喜欢的小礼物。这样,扫码阅读就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二)激发童趣读书乐,品味童心阅读之趣

经典的二维码书,用生动的语言、幽默的故事、曲折的情节,触动着同学们纯洁的心灵。课堂上朗读二维码书时,我时常能发现侧耳倾听的同学,他们时而屏气凝神,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暗自落泪,我就知道二维码书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结合班级实际,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扫码阅读的魅力。

1.读书分享

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学习主要借助外部动机的驱动,而教师利用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除了表扬同学、评选班上“读书之星”外,“唯书本与美食,不可辜负”,我还在班上开展“美食读书分享会”。

同学们在家提前完成二维码阅读任务,写好读书笔记,准备好食物,一起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先就读书心得,发表5分钟分享讲话,然后可以自由选择别人小组的食物。为了争取美食,不少同学回家后都认真读书,密切配合老师阅读的要求,长此以往,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2.角色扮演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更容易从直观的事物中取得丰富的信息。二维码书中的人物角色有着丰富的动作、表情,而语气也千变万化。组织同学们分角色扮演,则能促使他们有效地利用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更深入地理解二维码书本背后的道理,对扫码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如共读《木偶奇遇记》后,我安排他们四人小组讨论、想象出皮诺曹、狐狸、蟋蟀、猫的对话,写好简单的剧本,再来分角色扮演。接着,他们积极嘗试,几个小组甚至在讨论过程中配合动作表演起来。这一过程中,同学们既深入理解了“做人不能太贪心”的道理,又通过读、听、说、写、演的方式发展了阅读思维。

同学们都可以利用二维码书主动阅读,阅读则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不少学生在说话、阅读、写话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小手绘写创精彩,收获童心阅读之果

学生的心灵如同明媚的春天,充满希望的阳光、绚烂的色彩,而扫码阅读后进行文字、图画的创作,则使他们心灵世界的美景展现出来。透过手机上的文字与画面,学生得以闯入不同的世界,任意发挥想象力,创作精美的作品,更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电子书本的整体意境,学生还能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用自己的话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

《水浒传》的扫码阅读后,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结合读书心得,巧妙构思,精心绘画,认真书写,创作出一幅幅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手抄报。经过这次创作,同学们对《水浒传》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维码书的阅读就如同窗外细雨、拂柳春风,总能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心灵。扫码看书的过程中,同学们享受醉人的书香,接受心灵的洗涤,更能汲取丰富的知识,为将来美好的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刘映娟.童话教育:师生成长土壤上盛开的七色花[J].江苏教育研究,2013(17):26-27.

[2]翁承辉.浅谈如何吃透教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2).

作者简介:许社初(1973—),男,汉族,湖南衡阳人,容桂容边小学校长,副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行动研究。

罗铭涛(1988—),男,汉族,广东顺德人,容桂容边小学教师,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阅读教学。

邓建熙(1976—),男,汉族,广东梅州人,容桂容边小学主任,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二维码阅读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二维码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