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

2018-07-16黄振华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黄振华

摘 要: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师生可以更轻松自如地遨游于语言知识的海洋中。同时,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完美融合,创新了语文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阐述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融合

进入21世纪,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以全面普及,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产生了显著而又积极的影响。在信息化新时代,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极大地发挥教学辅助的优势和作用,活跃课堂氛围,变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为轻松自在的知识探索,使小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一、运用信息技术拓宽识字教学的形式

经历了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到了小学阶段,新改革的大纲要求小学生必须能认、会读会写3500个常用汉字。然而,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师只是机械性地教会学生规范生字的读音,同时让学生看着生字表,在黑板上告知学生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使其能在田字格上正确写下来。学生顿感这种识字教学模式异常枯燥、乏味,甚至丧失对生字生词的学习乐趣。以往教学条件有限、信息技术运用度较低,识字教学极易陷入学生兴趣不高、学习记忆乏力的怪圈。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新思维,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再延续以往教师“一言堂”式的识字教学模式,使孩子们都能在愉悦、开心的氛围下掌握好生字。

每个生字生词一般均有配图,教师可进一步地制作多媒体动画,变静态图片为动态小动画。例如,学习“飞”“鹰”等生字时,教师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在多媒体上为学生播放。只见屏幕上正显示高空中驰骋翱翔的鸟儿,成群结队地飞去,教师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鸟儿伸展翅膀的姿态,同时再观察汉字,调动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发散思维。孩子们通过一丝不苟地观看,就能看到“飞”字恰似鸟儿张开翅膀尽情飞翔的动作场景。而笔画数较多的“鹰”字则是象征老鹰属鸟类,但却比一般的小鸟有更宽广的翅膀和更稠密的体毛。孩子们顿时恍然大悟,感到汉字实际上就是一种象形文字,要想更高效地记住它的读音和写法,可以通过结合具体的实物来加深对字形字义的理解,并融入自身对汉字合理化的联想,方能更高效地掌握。经过多媒体动态场景动画的渲染,孩子们不再感到生字的学习有多么枯燥,而是完全可以变得生动化、形象化和具体化,进而鼓起勇气学好生字生词。

二、把信息技术融入阅读教学

阅读亦是小学语文的重头戏。阅读是一个搜集、整理文字信息的重要过程,亦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尊重对文本的不同见解,允许在合理的区间内对文本中心思想或重点段落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鉴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严重匮乏,教材中的一些古诗词,学生在阅读中难以准确理解,甚至朗读了数遍亦弄不清里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基于此,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让阅读课堂化繁为简,减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负担。

例如,学习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时,课本后面有一道思考题:“为什么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形呢?”不少学生不假思索就回答:“因为诗中写道‘只缘身在此山中。”事实上,然而,尽管勉强能回答这个问题,但孩子们的心中还是有一个大问号,会不由自主地发问:庐山到底长什么样子?为什么它的“真面目”有那么难“识”?为什么“橫看成岭侧成峰”,其中隐含着什么道理?这就需要教师亲手搜集和整理有关庐山风景区的影像资料,并在学习本诗时为学生播放。通过片中清晰准确的讲解和原汁原味的景观照片,学生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大家透过庐山的雄伟秀美、壮丽多姿感悟祖国大好河山的瑰丽,心中生起了一股浓浓的国家情怀。再结合教材的注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本诗旨在寓理于景,即通过庐山雄壮的美景来表达要想真正认清事物的面貌,不能仅仅局限于事物内部,要结合事物内部和外部,即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可见,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提供了一个便捷直观的探究途径,通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兴致勃勃地观看视频或音频,进而帮助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提升课堂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把信息技术同语文课堂有效地整合起来,可把死板静态的知识更加清晰地展示给学生,进而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夯实了根基。信息技术可以深度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搜集、整理、概括、归纳各种学习素材。此外,信息技术中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同样使学生具备了更高的探究意识,变被动学习为兴趣学习,为打造兴趣化课堂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结合文章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搜集地球环境现状、保护地球环境对策的作业,使学生自主探究,在课堂上尝试用信息技术手段回答探究结果,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探究效果,亦使学生更加理解和明确课文主旨思想。

参考文献:

[1]胡建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3(33):52-53.

[2]王雪娟.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7(13):132.

[3]任桂林.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10):33-34.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