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病理学中的应用※

2018-07-16尹漾阳王秀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开放式病理学实验课

尹漾阳 王秀莲 熊 凡 李 萍 姜 霞 许 湘 富 青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65)

病理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中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并且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1],实验教学是高校病理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相对于西医院校来说,中医药院校的病理学课时量压缩。在实验学时偏少的情况下,如何能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从而满足后续临床实践的需要,是中医药院校病理学实验教学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指教学中所有的实验资源均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自主申请,实验教学的开展并不受实验地点、实验时间以及实验内容的限制[2]。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主角,可以结合自身的前期实验基础、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来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我校病理学教研室首次尝试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应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现将试验过程及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中医学专业学习病理学的学生,包括2014级中医学(1) (2)(3) (4) 班共231名学生。其中 (1) 班59人, (2)班62人, (3) 班58人, (4) 班52人。 (1) 班和 (2)班为对照组,121人,授课方式为传统的封闭式实验教学模式;(3)班和(4)班为试验组,110人,授课方式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方式 封闭式实验教学模式:上课时间、地点及实验内容相对固定。我校病理学总课时为6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46课时,实验课时14课时。上课时间为理论课开课后第4周开始,每周固定时间2节课,地点为病理学实验室,实验内容为观察配合理论课10个教学章节的相应病理学切片[3]。每名学生配一台显微镜,教师先通过幻灯讲授病理学改变,继而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好的病理学切片,授课完毕后,针对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变,组织学生进行绘图。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上课时间、地点及实验内容不定。理论课时同样为46课时,实验课时不定。每个班的同学按文理科、男女生搭配的原则自行分成10个组,每一组约5~7名学生,在理论课开课后,将实验课教学大纲发给10组学生,每组学生选一章作为实验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自行拟定实验方案,设计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并不限定于病理学,可设计涵盖之前学过的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学生可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来确定具体的实验内容。实验室也并不限定于病理学实验室,根据实验设计需要,可申请生理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理论课开始后2周内,学生提交初步的实验设计方案给带教教师进行审核,教师可从实验条件是否具备、实验所需时间是否合适、实验设计是否可行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向实验教学中心提交最终确定的实验设计方案,同时根据本班的空闲时间和实验方案的需要来预约实验时间。全班同学在完成每一次实验后需上交该次实验报告,报告中对实验成败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实验修改方案等。

1.2.2考核方式 考核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考试,对照组和试验组学生考核内容相同,在学期末统一进行。理论课采用闭卷考试,从题库选题;实验课考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的诊断和描述,考试成绩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进行处理。

2 结果

将2组学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按分数高低进行分类,统计每一类中的学生人数及每组学生的平均成绩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见表1~2、图1~2。

表1 学生理论课成绩比较 [人数(%)]

表2 学生实验课成绩比较 [人数(%)]

从表1和表2中不难看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课及实验课考试的平均成绩明显提高,且每个分数段的成绩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11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认同度较高的问题见表3。

图2 学生实验课成绩饼状图

表3 开放性实验问卷调查 [人数(%)]

3 讨论

目前中医药院校病理学实验教学存在较多的矛盾,如实验教学条件相对不足,而学生人数却在不断地增长;实验课的课时普遍被压缩,但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却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模式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却希望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学生。我们迫切地需要进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如学生针对“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这一章肺淤血和空气栓塞的病变,设计了实验如下:10组同学中,8组制备家兔肺淤血模型,静脉先给予大剂量生理盐水增加循环血容量,继而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素,观察家兔有无呼吸频率明显变化及口唇发绀,用听诊器听肺部是否出现湿性啰音,是否有粉红色泡沫样液体溢出,家兔死亡后进行尸体解剖,观察心肺大体及颜色改变:切开心脏观察变化;切开肺脏,观察肺切面有无血性泡沫液体流出。另2组制备家兔空气栓塞模型,从家兔的耳缘静脉用注射器打入空气,观察家兔的反应,家兔死亡后进行尸体解剖,取心、肺,观察家兔心腔内是否有血性泡沫。10组同学将观察后的肺冲洗干净,去除血液,放入多聚甲醛中固定,在教师指导下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肺淤血的病理变化。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实验中的每个步骤,并在实验完成后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导学生观察大体标本和镜下切片,虽然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学到疾病的病理变化,但没有机会直观了解病变发生的原理以及切片制作的过程,因此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效果也不佳。而在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完成标本的取材、固定、染色等,从而掌握一些常规的病理学技术,并能进行一些基础的科研活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实验学习内容,增加学生对病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该教学模式要求具备一定的教学资源,这需要学校相应政策的支持,也需要教师牺牲一些课余时间;同时该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带教教师需要在课前广泛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及科研水平,才能指导学生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的实验过程。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对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满足现代医院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鉴于病理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获得的良好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会对更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应用该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开放式病理学实验课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有趣的实验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在Dickkopf干预下的病理学改变研究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