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晨练的综合管理研究

2018-07-16

运动 2018年14期
关键词:晨练体育锻炼社团

石 磊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在高校中开展晨练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疲于应付学习与考试,而用于锻炼的时间较少,导致其进入高校后,体育意识淡薄,体育技能匮乏,锻炼的主动性不强。调查发现,学生群体中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本身具备一定运动基础的学生,在体育比赛与体育明星的影响下急切希望通过体育学习与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育技能,因此每周2课时的体育课已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体育需求,而晨练等课外体育活动是其提高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另外一部分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因此具备统一管理、强制性要求等特点的晨练活动,能够促使这部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增强其体质,养成锻炼的习惯。可见,一个有吸引力且有成效的晨练活动,是目前学生迫切需要的。同时,如何提高晨练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及实效性也是高校体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大学生晨练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1.1 大学生晨练是国家规定的、学校与学生必须执行的行为规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学校体育应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 该文件明确要求寄宿制学校必须开展晨练活动。

1.2 大学生晨练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要求

晨练活动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品质的体育活动形式。它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部分,是体育课程内外融合的体现与延伸。它是学校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目标的教育手段之一,也是学生用以体育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

1.3 大学生晨练是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迫切要求

现今社会竞争激烈、信息更迭快、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压力大,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是锻炼的平台较少;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制能力,沉溺于无拘无束的大学自由生活中,导致其错过提升自己的重要阶段。晨练活动是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第二课堂,且介于半约束半自由状态,有利于学生在养成锻炼习惯的同时提升心理健康、人格气质、人际交往能力、诚信与自我管理能力等素质。

2 大学生晨练现状调查

通过知网搜索,有关晨练的文献共有1000余篇,其中有关高校、大学生晨练的文献有40余篇,主要涉及晨练的意义、晨练的现状、影响学生晨练的因素等方面。一部分学者针对晨练现状总结出目前高校晨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不重视,晨练政策不完善且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2)部分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出现偏差,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3)晨练场地不足、缺乏器材是普遍现象;(4)相关教师责任心不强,晨练组织、活动内容单一。 笔者通过采访询问、座谈等方式对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也想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能够每天坚持晨练,但是多数学生对于晨练不太感兴趣,原因在于不愿早起、缺少锻炼伙伴、不知如何锻炼、锻炼内容枯燥。这些原因的背后映射的是一个缺乏吸引力的晨练,加强管理、部门联动、挖掘学生组织的潜力等是提高晨练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3 存在的问题

3.1 晨练政策不完善

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倡多年,但是其教育的成果多以隐性的形式存在,因此就业率这种实实在在的成绩始终是部分高校培养学生的现实目标。另外,晨练虽然是增强学生体质、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体育锻炼毕竟存在身体受伤的概率,而现今高校中存在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薄弱且作息不规律的现象,导致学校领导在制定晨练政策时不得不顾忌体育锻炼的风险性。综上,导致了晨练政策的不完善。

3.2 学生体育意识薄弱,体育技能匮乏

学生不爱运动有其历史及现实的原因,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制度,只注重高分,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家长、学生终日以追逐高分为目的,忽视了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大屏手机的出现,网游进化为手游,学生接触游戏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大量的课余时间被网络游戏所占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忽视及缺乏锻炼导致其体育意识薄弱、运动技能匮乏、身体素质下降,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晨练的主动性与实效性。

3.3 晨练场地不足,缺乏器材

受限于城市经济、学校性质等客观情况,高校之间用于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的差别较大。但晨练过程中出现的场地、器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其管理问题。由于晨练时间的特殊性,体育场馆的开放需要学校的重视,更需要体育主管部门的合理安排。

3.4 晨练组织无序,活动内容单一

针对南通地区高校的调查显示,仅有33%的学校真正将晨练活动纳入到议事日程并实施管理,其余67%的学校晨练活动要么是放羊式的自由运动,要么是有规定但没有具体实施、监督与管理,学生活动内容主要为晨跑或者慢走。还有学校将晨练活动要求下放至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进行管理,于是便出现了晨读等另类“晨练”。晨练组织无序、活动内容单一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仅仅将晨练作为一项活动而不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晨练工作仅仅依靠体育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重视、部门联动。

4 提升大学生晨练效果有赖于综合管理

4.1 推进晨练工作的制度建设

学校应进一步提高对晨练活动的重视程度,出台文件、政策确保其制度性。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体育部、学工处、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以及各学院辅导员、各班级班主任实行领导、监督、咨询等工作,众多部门合理分工、齐抓共管。学校广播台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应大力宣传“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如《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晨练的作用》《如何进行科学锻炼》等等。体育部门定期举办与晨练相关的比赛,并将比赛结果纳入学院辅导员及班主任考核中。

4.2 完善晨练工作运行管理机制

体育部门依据学校出台的政策,发布每学期晨练活动的要求;各学院及体育社团依据晨练要求开展晨练活动;体育教师及学生会成员依据每天天气情况,通过QQ、微信等通讯平台及时发布晨练通知,并在晨练活动过程中进行监督、考勤与打分;学期期末体育部门对学生及社团晨练情况进行统计打分,并将晨练结果与问题汇总发至各学院、团委;体育部门将晨练成绩纳入体育课程考核,各学院将晨练成绩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与辅导员、班主任考核中。

4.3 丰富晨练活动的组织方法与活动内容

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仅仅依靠体育部门进行晨练管理明显势单力薄,其需要各学院以及学生会、体育社团的共同协作。体育部门作为晨练活动的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各学院与社团的晨练地点并设立相应目标。学院与社团依据自身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有条件的学院与社团可自行组织有特色的活动以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体育部门可依据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特点定期举行各类比赛,如集体舞、单项素质比拼等,利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晨练的主动性。

4.4 完善晨练活动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每学期期末体育部门对学院、社团及学生的晨练活动进行考评。将学生的晨练成绩纳入到体育课成绩与综合素质考评中,将晨练中出现的代打卡现象纳入学生诚信档案中,而对晨练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体育部门可在体育成绩中加分;体育社团的晨练评分可作为其获评优秀社团的重要加分项;在活动与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院、社团与学生,学校应进行表彰。

4.5 加强晨练活动的场地与后勤保障

高校学生众多,体育场地有限这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应在积极扩建体育场地的同时努力挖掘可供学生进行锻炼的场所,尽可能多地开放体育场馆,合理安排专人看管以及安排医务人员保障学生运动安全。在体育场地周边设置储物柜让学生安心锻炼,还应开放浴室,使学生锻炼后方便洗浴。

4.6 组建专业化学生管理团队

在晨练的管理体系中,优秀的学生团队不可或缺。晨练值班与考勤统计需要认真负责的学生团队;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晨练过程中的引领作用需要体育技能强且管理能力突出的学生团队;班级同学能够进行科学体育锻炼需要专业的体育班委团队。在晨练中组建专业化的学生管理团队,既是晨练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学生提升能力的主观需要。

4.7 构建学生运动大数据平台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体育竞赛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内生动力的渠道。”学校体育部门应将体育竞赛常态化,大到田径运动会,小到单项身体素质的比拼,学校还应尝试构建所有学生的体育运动大数据平台,平台能够显示每位学生当天的运动数据,并对相关比赛项目进行排名且定期更新,从而充分利用体育竞赛激发学生参与晨练的积极性。

5 结 语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处于成长中且尚未成熟的个体,无法清楚地认识自身现实与长远体育需要的关系,也无法将自身体育需要与国家体育需要统一起来。因此,具备统一管理与强制性特点的晨练活动能够督促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而晨练组织者应不断完善晨练管理体系,让晨练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习惯的目的。

猜你喜欢

晨练体育锻炼社团
《和天鹅一块晨练》(摄影)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为什么在雾天不适宜进行晨练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晨练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