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路径

2018-07-14李彦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12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三农商业银行

李彦奇

当前在互联网大数据及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在新事物不断发展下受到了严重冲击,各银行均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现阶段金融改革程度的深入,从服务、产品及政策等多个方面出发,各银行逐渐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起了攻击,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与进一步完善,云计算、移动支付及网上银行等技术实现了与农村金融充分结合,促进我国农业金融服务得到优化与创新,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新农村建设及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金融主体单一、资金供应失衡、缺少信用机制、服务网点覆盖率低以及产品无法与小型、中型农户需求相满足等多种问题,造成当前我国农业金融体系不能与农民金融服务及融资等方面需求相适应。

一、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发展的问题

(一)借贷失衡且金融服务不足

当前因为政府进行信贷投放力度的极大增加,因为各金融机构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其并没有倾向小农户的小额贷款而主要针对大额贷款,造成资金朝着非农区或者城镇转移,造成了需要资金的农户无法进行贷款获取资金。非农化资金倾向导致资金额度及金融服务的不足,并不能与农业发展中资金投入需求相适应,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农村融资难、贷款难,从而形成了发展与供给之间的阻碍,导致金融供给失衡与资金供求矛盾的进一步加剧。除此之外,因为金融主体的单一性,对农村金融发展产生了极大困扰,主要在农户融资渠道及金融产品单一两个方面体现。金融系统体系融资规模小且融资方式传统落后,大多数农户选择等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这两种融资机构。金融产品不具有特色性,缺乏多元化的业务品种,具有极为明显的同质化,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利于进一步发展。

(二)风险高且网点覆盖率低

因为农村金融创新的整个过程都具有极高的风险性,主要来源于信用制度缺失及农业自身特点。因为农业产业链长,并且具有生产分散性、低收益性、自然灾害不确定性、季节性以及收入不确定性等多种特点,从而造成农业收益具有极大风险性,且具有较高的资金运用成本与交易成本。同时因为当前缺乏信用制度及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不能对借款人行为进行约束,很大程度上造成贷款信用风险的增加。因为金融创新自身存在一定风险,所以整个过程中具有相应隐患。除此之外,商业银行逐渐拓展了农村金融业领域,逐渐增加了基础服务覆盖率,但却存在密度不均等及配置不足等缺陷,并不方便区域存取款,对农户储存行为产生了限制。

二、以服务“三农”为基础的农村商业金融创新有效途径

(一)发挥互联网优势促进大数据金融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紧紧抓牢服务“三农”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机遇,发挥出自身的地区经营优势,有效解决互联网渠道与传统物理网点优势,实现在线融资、流动服务、农产品电商业务、电话银行、收集银行、微信银行以及网上银行等金融服务渠道的进一步拓展,从而促进整个金融服务平台极具全功能、多元化特征。同时需要进行“三农”数据的整合,构建出以大数据开放式为基础的“三农”金融服务平台。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飞跃发展下成为关键的金融资源,农村商业银行拥有大量客户数据,但因为具有治理弱、共享难、质量差且分布广等多种问题,极大降低了数据有效性,所以逐渐建立了以应用为核心的大数据体系。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产业化组织、种养大户、私营经济组织,可以通过“高端农户”贷款办理、农户贷款证、评优授信以及联保贷款等多种方式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资金支持,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出其带头示范作用。同时需要进行金融品种及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比如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订单贷款、科研贷款、项目融资以及票据贴现等更多融资方式。并且进行农民养殖水面经济林权、经营权、动产抵押、权利质押、使用权、订单等作抵质押经营权抵押进行探索。支农举措创新。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进行“三农”投入的进一步加大。首先,活用资金,并不断加大“三农”贷款的投入量,保证充足供应“三农”资金需求。其次,控大抓小,确保支农效益。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按照审查定级、调查建档、凭证放贷、初评公示、授信颁证、按时年检的流程,规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

(二)完善征信体系并加强风险防范

因为当前“三农”客户存在融资困难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三农”客户征信系统的缺乏,使得各商业银行并不能进行客户真实信用信息的获取。并且因为大部分客户是农户群体,不具有第二还款担保,使得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业务风险。互联网金融促进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客户现金流情况及在线交易记录进行客户筛选,从而提供最优质的配套服务及融资方案。并且以农业产业化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担保,为涉农企业及上游农户提供融资,切实实现全产业链服务,促进融资模式的有效创新,促进普惠金融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促进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创新,确保风险控制基础与风险识别体系能够与互联网业务特征相符合。同时要加强渠道的风险防范,进行终端、网络及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的完善,进行可疑交易检测、异常行为、钓鱼网站的检测,最大程度上保证资金安全与客户信息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要进行经营思想的转变,还需要进行战略目标的明确,促进金融创新力度的增加。文章主要围绕着现阶段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以服务“三农”为基础的农村商业金融创新有效途径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以创新与发展,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切实促进其得到持续性的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三农商业银行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