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慈利县基点县农情信息工作的几点经验

2018-07-14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8期
关键词:农情慈利县基点

莫 辉

慈利县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游,张家界市东大门,“土俗淳慈、得物产利”,素有“金慈银澧”之称,也是一个“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全县辖26个乡镇,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总人口70.58万人,农业人口59.98万人,现有耕地80.02万亩,年种植水稻40.57万亩、玉米32.9万亩、油菜41.9万亩。多年来,得益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鼎力支持,我县粮油生产得到稳步增长,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步,先后多次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和“全省产油大县”。

1 基点县农情信息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原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设立农情基点县,定期采集县级农情信息。目前,全国农情基点县已达600个。近年来,各农情基点县高度重视农情信息工作,加大力度,强化手段,按照《农情信息基点县调度月历》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信息上报任务,为促进种植业稳定发展和提质增效发挥了较好的参谋作用。

我县于2017年被定为田间定点监测县,在工作中,我们将省农情调度、基点县监测和田间定点监测进行整合,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农情调度体系建设,实行专人专职、及时采集、精准分析,全年完成农业部农情基点县数据报表14张、定点监测报表42张(其中作物长势图片84张)、省农情报表153张和数份分析报告,为上级农业部门决策提供了精准的“慈利标本”,基点县农情信息工作被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工作考评为A级。

慈利县作为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农情田间定点监测县之一,由慈利县农业农村工作局承担农情监测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开展2017年农情田间定点监测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实施水稻(中稻)农情田间定点监测项目,根据要求选择2个监测点进行监测,分别是零溪镇拣花村新桥组小四方田和零阳镇丰阳村2组灯盏钵田。监测点一定三年,通过农情信息监测设备进行定点信息采集,全年监测42次,其中监测水稻(中稻)长势42次,监测项目7个,共计获得监测数据865个,作物长势图片84张。通过每月”3+n”次的监测工作,采集空气温湿度与土壤温湿度、秧苗长势、田间产量等信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实地采集、按时按质上报,同时对采集信息进行精准分析和研判,及时对全县农业做出指导,为种植业稳定发展和提质增效打下良好基础。

2 基点县农情信息工作的几点工作经验

2.1 以高度的责任心精心做好工作部署

我局从为农业决策提供精准基层数据的高度认识农情工作。一是健全工作体系。形成了常务副局长负总责,局办公室和粮油站负责信息采集和上报,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配合的工作体系,制定完善的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农情工作列入年终考核内容。二是科学选定监测点。按照上级要求,分别在两个种粮大镇选择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水稻生产基地建立田间定点监测点,按海拔高度不同选择3个乡镇(高峰土家族乡、甘堰土家族乡和零阳镇)建立基点县监测点,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三是加强工作保障。明确专门的信息采集人员和分析人员,并在采集车辆和工具、采集时间、数据会商等方面提供足额保障。

2.2 以严格的执行力精准做好监测采集

一是适时增加采集次数。在每月3次的监测采集基础上,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特点,在叶片生长期执行5天一次的监测采集制度,提高数据的精准性。二是不断细化采集程序。在严格遵循监测采集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将采集工作做到极致细化,如仪器维护、采前充电、拍照角度、测量精准度等方面一细再细。三是坚持做到按时上报。按照事先确定好的监测时间,风雨无阻,全年监测工作100%做到适时实地采集、按时按质上报。

2.3 以严谨的专注度科学做好数据分析

原始数据仅是数字,经过分析才产生价值。对采集的数据,我们结合实时天气情况、我县历史数据等进行认真研判和综合分析,如面积增减的原因、同期长势对比情况及形成原因、受灾损失情况、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及原因、产量预计等等,洞察数据背后的真相和规律,制作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并按时上报和发布,既形成了系统、真实的水稻生产慈利数据供上级决策,又切实有效的指导了全县粮食生产。

3 基点县农情信息工作指导农业生产

农情信息监测工作能够及时有效、精准科学的指导农业生产,最大限度的规避农业灾害。农情调度信息显示,2017年我县遭遇双重极端天气灾害:6月23日至24日,全县大面积遭遇暴雨侵袭,农作物受灾面积达7.8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350万元;7月10日开始,全县久晴高热,长达3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78万亩,绝收4.8万亩,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达1.05亿元以上。根据省农情调度信息县政府召开常委会部署抗灾救灾工作,调动全县力量“抗大灾、抗长灾”。我局紧急行动,一是组成抗灾自救技术指导小组,由局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乡镇指导开展抗灾救灾。二是及时编印《慈利县农作物抗旱救灾技术意见》、《慈利县灾后蔬菜恢复补救措施》等有关技术资料,并及时下发到各乡镇,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科学抗灾保苗、加强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改种补种,将农业损失降到最低。2017年我县确保“大灾之年不减产”,中稻平均产量5380.2千克/公顷,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农情监测为慈利县粮食生产贡献了力量。

农情信息监测工作看似平凡但意义深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提高认识、严于执行、苛于细节,为建设农业大数据,促进产业兴旺、实施乡村振兴贡献慈利份额!

猜你喜欢

农情慈利县基点
重庆市农情调度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慈利县玉米抗旱抗逆试验研究
慈利县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
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 Zigbee 网络的农情监测系统设计
新疆农情信息调度系统建设现状及对策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创新农情服务方式
慈利县建8个区域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