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表达叫和谐

2018-07-14刘富道

书法赏评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求兰亭序书坛

■刘富道

干武的斋号为可罗堂。一日到可罗堂小坐,干武送我篆书一幅,书“中庸”二字,题款写道:“中庸之道乃天下之大道也”。干武接受《书法》杂志记者专访时,称自己崇拜的古代书家首推王羲之,“他的作品是中庸的。中庸的东西更接近高雅、完美。”看来干武对于中庸之道情有独钟。

我是在为干武即将出版的书法作品集写文章。为了能够说几句由衷的话,说几句切题的话,用了两周时间读儒家经典《中庸》,读陈方既先生的《中国书法精神》,并同朋友一起探讨:中庸的东西是不是更接近高雅和完美?

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应该算是高雅之作,完美之作,不然历史上不会有那么多大家临摩。清人刘熙载《艺概·书概》称:“右军书以二语评之曰: ‘力屈万夫,韵高千古。’”这无疑是高雅完美的境界。我们今天看到的《兰亭序》几个通行版本,并非真迹,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把某个临摩本视为真迹了。其实王羲之的作品,不只是一件书写作品,它更是一件文章作品,而且它是因为写序的需要,才成为一件书写作品。当年的兰亭雅集,有文人三十余众,以书写水准而论,王羲之是不是排第一,其实并不重要。众推王羲之写序,首要的条件,应该是他的文章写得最好,而且威望最高。《兰亭序》能够流传下来,在书法界之外也广为流传,实在是因为它是一篇绝妙的散文。《兰亭序》的精神是什么?就是惠风和畅,就是和谐,就是中庸。《兰亭序》其文其字,是一种和谐的表达,是直抵读者心灵的抚摸。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兰亭序》中不协调的“癸丑”两字,以及一处添加和多处涂改,所有临摩本都照搬不误。如果今天书法班的学生作业是这个样子,老师肯定会扣好多分呢。然而瑕不掩瑜。如果后人把这些不尽人意的部位一一加以修正,就像给断臂维纳斯加上一条手臂,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有关中庸的通常解释是:不偏,不倚,中和,平常。这样的解释,已经造成今人的曲解,几乎把中庸与平庸,与和事佬,与非正义感,与不求进取划上等号,或类似等号。我之所以不能一下子接受干武的“中庸的东西更接近高雅、完美”之说,原因也在这里。其实在儒家思想中,也认为“极者,中之至也”(《衍极》)。王羲之正是在“力屈万夫”的进取中,攀登上书圣的宝座。

干武有很好的古文修养,正是得中庸之道,才在书坛赢得一席之地。细读干武的书作,跟踪他的实践轨迹,不难发现他心灵深处,常有不安分的躁动。他也在求变。向何处变?拙。他在隶、草、行各书体中求拙。当代的所谓流行书风,除了少数痴迷丑书者外,绝大多数试验者是在热衷于求拙。真正求拙有成者,是那些既大胆向极端奔去,又把握有度不掉下悬崖的人士。可以这样说,谁能在大拙中寻找到新的和谐,达到新的完美的高度,谁就胜利了。干武的系列作品古诗十九首,均为68cm×68cm的斗方,同一字体在不同报刊上,有的标明为行书,有的标明为章草。我觉得两种称谓都不为错,这正是书家在行书中求拙,在章草中求拙,两者不期两遇地靠近了,成为一种干武式的章草,你说是干武式的行书也无妨。

他书中的拙形拙神,也让我不能不久久深思。我与友人赵金禾先生探讨《易经》,话题就突然跳到干武身上。中国人熟知的太极图,就是伏羲对于宇宙的和谐表达。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就包藏了宇宙、社会和人生的千变万化。变化中的和谐,和谐中的变化,是万事万物的规律,也是人类艺术的规律。七千年前的《易经》,也让我理解了的干武“中庸的东西更接近高雅、完美”之说。此公说得也很有分寸,使用的是“接近”这个词。好啊,接近是我们追求的一个诱因,接近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灿烂,我也不禁要为于武的思考与实践叫好。

书家没有文学的支撑难以成大气候。试想一个连题款都让方家见笑的写字人,怎么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呢。而我见到的可罗堂,可谓翰墨香啊。干武本该是一位优秀的抒情诗人,读其写于青春躁动期的“旧作”十九首,我一点不怀疑他具有诗人的深厚潜质。干武本该是一位优秀的桥梁工程师,他懂得江河和浪花的含义,有着大桥人的浪漫情怀:“我要走了,把家搬在水上,搬在浪尖上,这是已久的向往”。“开拔的含义是一个故事的结束,也是一个故事的开始”。干武完全可以去写散文随笔,写长长短短的小说,他有《隔岸琵琶》的底气,写什么都会不在话下。而他却要去钻研书学,苦练字课,另辟蹊径。9年前,凭着他的实力——已经发表的一堆书论,还有一手好字——应聘成为《书法报》的主笔,随后又顺理成章地成为执行主编,办报办得有滋有味。这些年我常常在这张报纸上读到干武发表的重头文章。这些文章,写书坛名儒,写学界纷争,写文房四宝,都透露出广博的学养,让我一次次产生敬重感。在书坛卓有成就的干武说:“我想退休之后写一部长篇小说,圆我的文学梦。”我相信干武能够如愿。不过,那还得苦等多少年呢。

猜你喜欢

中求兰亭序书坛
动中不动何处找 寻找参数美中求——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
等差数列中求Sn最值的几种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이보촉온(以保促穩) ·온중구진(穩中求進)-20년20 중국 양회(兩會) ‘ 메시지’를 읽다
书法作品
《王羲之 兰亭序》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王羲之书兰亭序
当代书坛二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