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及专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8-07-14颜令人

运动 2018年17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素质中学

颜令人

(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河南 洛阳 47100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体育教学的标准和目标不断发生改变,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对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对提高现阶段体育教学成果和落实新课改教学方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进步取决于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高低,由于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培养体系欠缺,导致师资力量的建设迟迟没有进展。本文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针对性培养建议,希望能够对提高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研究的意义

1.1 理论意义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提高体育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相关学者对我国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对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同时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现状来看,教师体育教学只重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体育教学中育人的作用,偏离了体育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和初衷。针对这种现状,一定要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以此为提升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加强体育教学的作用。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 实践意义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具备高超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实施主体,是体育教学理念的贯彻者和执行者,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成果和学生发展的均衡性。虽然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但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未能充分理解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是只进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其他功能,体育教学止步不前。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以往选拔体育教师的形式和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已严重落后。通过众多学者对体育教师培训的研究,从现状入手,根据现有的培养体系,结合新课改背景的特殊要求,总结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培养体系,给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践指导。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调整师资结构,优化中学体育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能力,为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提供合理意见。

2 中学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

2.1 混淆素质与专业素质概念

所谓教师素质,是指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所有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体现的是全面性的、理想性的教师形象。而教师专业素质,指的是通过专业的系统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专业性的、职业性的素质,体现的是专业性的教师形象。

2.2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

就目前体育教师素质而言,还远远达不到专业素质的水平。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库,通过吸收和接纳新知识,不断改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实际教学课程相结合,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丰富了教学课程。

2.3 错误的价值理念造成错误的职业观

受当代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只注重学生智育的教学工作,忽略了自身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更要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尊重师长,友爱同学;通过竞技比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只有一小部分体育教师能够做到,大部分体育教师只是完成了本身的教学工作,并没有履行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事业,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把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思维方式等灌输给学生,创造性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其潜能,发展其个性。

3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3.1 加强中学体育教师教育改革

教师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而言,对专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品德。与此同时,各高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的改革,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讨会、体育教师交流会等,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改变原有的传统模式,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2 加强专业知识渗透,扩大教师的专业知识面

据调查,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硕士学历,只有一小部分的中学体育教师是博士学历。一般来说,体育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基础性的知识层面,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不断学习体育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另外,体育教师应根据自身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在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下就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者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可能导致学生对所教学的内容感到无趣。

3.3 明确职业规划,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年轻人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据调查,各学校的体育教师大多为青年教师,刚毕业后就步入社会,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而事实证明,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拥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并且根据自身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方能达到最终目的。

由于青年教师初入社会,对自我发展意识认识不高,因此青年教师要加强自我发展意识,而这种意识是自身行为,并不是外界强加的。这个阶段的青年教师正处于迷茫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所以只有较少的时间花在学习进修上。因此,更应培养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增强其职业使命感,把工作当成兴趣,而不是一种谋生的途径。只有青年教师具备了自我发展意识,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性、积极性,才能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自我超越。

3.4 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师“导师制”培养模式

对于教师而言,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进一步培养教师的教学特色,使其在课堂上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学校可以为体育教师制订一套完整的培训模式,并且针对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个人培养模式,这样对体育教师个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为解决这个问题,各学校可以与当地教育部门进行合作,将对中学体育教学有研究的专家、教授等作为导师,不定期进校为体育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工作指导;或者各学校可以与当地一线的学校合作,将有经验的、教学突出的优秀教师作为导师,创建体育教师交流群,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此外,还可以让体育教师到其他省市的学校进行学习。

4 结 语

现阶段体育教学仍然没能实施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中学体育教师在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上有所欠缺,在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时缺乏系统性。根据众多文献研究,现阶段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与教学实际要求严重脱节,不能充分理解、掌握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学能力有所提高,但教学评价能力较差。为切实推进课程改革的落实,保障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要加强体育教师选拔和培养制度的改革,扩大教师的知识结构,增加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建立健全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体系,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素质中学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