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之殇:农村学校体育若干问题思考

2018-07-14罗天一蒋东升

运动 2018年17期
关键词:运动会体育课体育教师

罗天一,蒋东升

(1.广西防城港市江山中学,广西 防城港 538038;2.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构成。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个性和思想品德是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本文对如何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使体育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更具实效性,结合初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以下一些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1 学校体育的若干问题

1.1 体育课堂教学的“蜕变”

将体育纳入中考,是党和政府对我国青少年健康的关注,然而,体育中考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将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却导致体育课围绕中考这条指挥棒,教学变成枯燥的专项训练课。由于为了应付体育中考,体育课变得针对性很强,中考考什么课堂上就拼命练什么,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一些学校从初二就开始这种“专项化训练”,这就是许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之一。

当体育课变成“训练课”之后,对学生体育的认识完全被颠覆。什么“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在体育课中感受体育的快乐”的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变成了口号。当这一现象日积月累,负面影响超过了一定的阈值后,必将引起社会对学校体育的声讨。

1.2 体育教材的“大统一”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矛盾

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媒介。虽然,体育课实行三级管理,《体育与课程标准》也鼓励将流行的、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之中,但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全国性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或者省、市、自治区统编教材,突显“高、大、上”的特点,以农村学校现有的师资、学生的体育基础、体育意识和氛围、硬件条件,很难达成教学目标。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教材,体操章节的内容设计得非精彩,但是,在笔者所有在地,体操项目基本在学校中销声匿迹,难寻踪迹。武术、健美操和舞蹈、游泳等项目,也是基本上成了摆设。所以,不管是全国性审定教材还是省级统编教材,都突出了与农村体育教学实际现状的矛盾。

1.3 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体育教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虽然,近年来教育部实施了“国培计划”,广西教育厅实施了“区培计划”,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素质提升,但是,得以参加素质提升计划的体育教师少之又少,加上培训过程的监管、培训质量的评价等问题,培训质量有待提高。2018年7月,笔者有幸观摩了“第一届广西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对于有着20余年教龄的笔者,深感震撼。参赛者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合理科学,对教学理念的阐述新颖,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即便是课堂常规和准备部分也让笔者耳目一新。深感体育学科教学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更加感觉到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紧迫性。

1.4 学校运动会“锦标”性与阳光体育的矛盾

我国学校运动会是早源于教会学校,照搬了西方学校运动会,所以,是以田径为内容的运动会,也称田径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西方的封锁,中国人要通过体育竞争的方式向西方宣示,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所以,对运动会中的锦标主义有深深的情愫,而且根深蒂固。事实上,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全面提升,全面发展合格人才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众所周知,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学校体育也应确立这一目标。然而,学校运动会锦标性太强,与开展形式多样、人人参与的阳光体育活动存在矛盾,达不到通过学校运动会来促进校园体育活动全面开展的目的。

2 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体育课教学的过程管理,进一步优化体育中考的设置

体育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从全面的视角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毋庸置疑,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当下体育教育的意义仍然被不少人曲解,被单纯地从字面上理解。针对围绕中考指挥棒转的“蜕变”的体育课,必须加强体育课的过程管理,严格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按体育育人的思路上好体育课,否则,体育课“蜕变”产生的消极后果,致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将无法面对社会、家长、国家。此外,应优化体育中考的项目设置,通过科学的、健康的导向,以体育中考为抓手,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健康良好的发展。当下,对体育纳入高考的呼声很高,说明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期待很高。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因为中考而导致体育课成为学校体育之殇,那么,学校体育工作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所以,优化体育中考的项目设置刻不容缓。

2.2 加强校本教材建设

体育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然而,体育教学条件千差万别,教学对象各有差异。因而,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学校,体育教学应有不同的教材。所以,一方面,统编教材在教材设计上需要适当改进,在内容上针对农村学校编写教材,需要使统编教材更具广泛性;另一方面,需要对某些教材的改造进行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器材的改造、活动方式、游戏方法的改造等,帮助广大体育教师灵活使用教材,提高体育教材的使用率。

2.3 将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战略层面

“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已成为社会共识,人才战略历来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各级教育部门要将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战略层面,要认识到教师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对教师培训要有经费支持,有计划、有目的、分批次地进行培训,保证广大体育教师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不会因为知识老化成为社会“弃儿”。

2.4 学校运动会的改进

校运会可以举办成体育节或体育活动月的形式,或者可以进行球类、健身操、武术、民族项目、拓展项目、田径等多项目组合的综合运动会,所有项目竞赛都累积分数。将校运会与学校阳光体育、校园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运动会不是锦标赛,不应将学校运动会举办成一切为了金牌的锦标赛。应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运会,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运会中来,感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魅力,激发学生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实现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

2.5 创建体育的“一校一品”模式

近年来,在贯彻落实中小学特色教育精神,同时结合“发展学校内涵、创立学校特色”“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1小时”“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等教育大背景下,学校群体性体育活动已成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一校一品”的体育模式是当前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广西,已有部分中小学开展了“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但仍需扩大范围。

“一校一品”模式的创建不仅可以将区域特征及学校实际紧密结合,缓解农村学校体育与体育教材、体育课程“大统一”间的不适;又能营造本校独特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专业特色。同时,学生参与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参与人群更加广泛,运动技能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维的养成;而体育教师特长得以发挥,成就感增加,参与指导、参与培训提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倍增。长久往复,可以助力农村学生体育课程学习中的枯燥等问题的改善,丰富校本特色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当然,校园体育“一校一品”的创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实践、沉淀、学习、创新、再实践的不断往复,以及勇于探索特色学校体育的长久思考。

3 结 语

目前,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及一系列体育活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束缚,既有来自传统教学陈旧理念、模式的影响,也有来自体育中考的无形压力。所以,改进现行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措施、多渠道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猜你喜欢

运动会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我要参加运动会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