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武术专业学生武德教育研究

2018-07-14杨珊珊

运动 2018年17期
关键词:武者武德武术

杨珊珊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武德是习武之人所应遵循的道德标准,是我国古代诸多武术大师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逐渐积累、形成,并在潜移默化中遵循的一套观念体系和行为标准。当前,人们习武环境与习武目的发生了变化,由此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武德教育也必须进行一定的转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熏陶、引导和培养武者,形成与当代环境相契合的武德素质。

1 高校武术专业学生武德教育的必要性

上古时期,人们便已产生“以武修德,以德振武”的思想。《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黑媲琳躯虎。”可见,轩辕黄帝将“修德”与“振兵”结合以来,改善社会风气(治五气),培养民众技能(艺五种),最终达到“抚万民,度四方”的效果。《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记载:“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载兵、保大、定功、安民、合众、丰财者也。”楚庄公认为是“止戈为武”,将其解释为禁止暴虐、止息干戈、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抚人民、和合众国、增值财富。《尉缭子.兵教》中提道:“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樱,除患害,成武德也。”这充分彰显了早期武德的“立功”思想,也即是金庸所提倡的“侠之大者,为公为民”的理念。随后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武德又逐渐衍生出“仁、智、礼、义、信、忠、勇”方面的内涵,要求武者能够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济困扶危、除暴安良、戒骄戒躁等。这对武者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教化、德行化育的作用,堪称是传统思想道德、伦理观念在武术教育中的延伸。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法制健全的社会环境之中,虽然不要求武者树立“禁暴、载兵、保大、定功、安民、合众、丰财”的武德目标,但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则必须延承“仁、智、礼、义、信、忠、勇”方面的武德理念。这既可以帮助武者形成“爱国爱民、尊师爱生、爱岗敬业、维护公德”方面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同时能够养成“勤学苦练、团结友爱、谦虚谨慎、诚实守信、知行统一、礼貌待人”方面的性格品行,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这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成为高校武术专业学生接受武德教育的重要原因。

2 高校武术专业学生武德教育内容

我国传统武德理念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立功”与“立身”的双重内容,呈现出与传统时代环境相契合的内涵标准。随着时代发展,当前的武德思想虽然仍以“立功”与“立身”为基本架构,但内涵标准却在继承传统优秀武德精髓的基础上,呈现出诸多新的变化,形成了与新的时代环境相吻合的武德教育内容。

(1)武德教育中“忠”的现实定位为“爱国守法”,不再是“在家忠父、外出忠师、在国忠君”的忠诚于某一特定人物对象,而是一种维护国家安定、社会团结、民众利益、法律尊严的社会责任,是忠于“大道”,而非“个人”。(2)武德教育中“礼”与“信”的定位为“明礼诚信”,与传统武德中的“礼”“信”内涵十分相似,也即是要求武者必须注重“先礼后兵”“尊师重道”“以孝为先”方面的礼貌、礼节、礼仪、礼制,遵循“言必行、行必果”“以诚相待、取信于人”的理念。(3)武德教育中“仁”的定位为“尊师爱人”,即是要求武者必须以忠厚、仁慈、善良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包括父母、老师、同学,甚至是陌生人等。(4)武德教育中“义”的定位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即是要具备一定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在不恃强凌弱、任意妄为并且遵循法律制度的前提下,见不平之事则挺身而出,惩奸除恶,扶弱济贫。(5)武德教育中“勤”的定位为“勤俭自强”,不仅仅是传统武术训练所要求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而是要求武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决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武术训练、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达目标誓不罢休。(6)武德教育中“勇”的定位为“勇敢进取、开拓创新”,因此不仅是传统武术所要求的“勇猛、勇敢”之意,而且蕴含着勇于承担责任、直面困难、敢于突破常规、为常人所不敢为之事等,具有开创、创新之意。

3 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方式

3.1 制订并严格践行武德守则

当前,许多高校缺乏对武术专业个性化特征的考虑,认为武术专业学生只需要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即可,很少能够制订专门的武德守则。这极大地弱化了学生对武德内容的认知,更不会主动地学习、践行相关的武德标准。基于此,各学校应在吸收、借鉴我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武德教育内容,制订出一套系统、严格的武德守则,要求武术专业学生背诵、谨记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的行为方式。建议各个学校武术专业可以引用中国武术协会所制订的武德守则,即热爱人民,精忠报国;弘扬武术,以德为先;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强身健体,文武兼备;遵纪守法,伸张正义;维护公德,尊师爱生;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团结友爱,谦虚谨慎;诚实守信,知行统一;仪表端庄,礼貌待人。

3.2 寓武德于实践教学之中

武德思想不是单纯的说教和宣传,而必须融入具体的武术训练之中,使学生在训练特定的动作技巧、武术套路的过程中,形成武德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品质性情。例如,在进行武术对抗训练之前,一定要求师生、学生之间进行抱拳礼或者是持械礼,动作规范,态度诚恳,培养其尊重他人的心理;在训练腿法、步法、跳跃、桩功、平衡功、基本功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柔韧性练习时,一定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战胜自我、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具备较高的毅力、耐心和坚强的品质;在进行实战训练时,无论对手多强、实力如何悬殊,都要鼓励学生敢字当先、不畏强敌、迎难而上,由此培养其自信、勇敢的品质;在进行分组训练或者是团体赛时,要求学生相互促进、相互鼓励,培养其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等。

3.3 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个人言行之中所彰显出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广大学生发挥着重要的表率作用,能够对学生产生耳闻目染的示范效果。基于此,在日常教学甚至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武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如衣冠整洁,谦虚礼让,平易近人,不发表有辱国格和社会稳定的言论,不骄傲自大,不宣传暴力行为等,充分彰显出一个武者、师者、学者和长者的形象。这既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和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具备高尚武德修养所呈现出的个人魅力,从而加强对武德标准的学习和践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武德修养和素质。

除此之外,武术教师还可以尽可能多地引用古代武术大师的武德事迹,培养学生对武德内容及由此所产生的高尚人格、完美品行的认知甚至是崇拜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践行武德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高尚的人格性情,规范自己的行为。

猜你喜欢

武者武德武术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系下的武者悲哀
新时代武者冯义民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