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网球赛事规则发展趋势探析

2018-07-14张永平

运动 2018年17期
关键词:网球赛赛制参赛者

张永平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现代网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和比赛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吸引国民的关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中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这是亚洲第1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也是中国网球的传奇。媒体的报道亦使得国内越来越多普通民众喜爱网球运动。由于大众网球比赛场地的限制、参赛人数众多、比赛场地少、时间不可控等因素,职业网球竞赛规则并不都适用于大众网球比赛。为使大众网球赛事健康发展、吸引更多人们参与、满足参赛人员心理需求,同时增加比赛观赏性等,大众网球运动需要在职业网球竞赛规则的基础上做出一定修改势在必行。因此,本文通过对大众网球比赛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大众网球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

1 目前我国大众网球比赛竞赛规则及局限性

目前,我国大众网球比赛整体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不断在民间发扬传播,网球运动在国内得到了空前地快速发展,热爱网球运动的民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今标准现代化的网球竞技场地已成为城乡新建小区及居民文娱生活的标配运动场所,在普通百姓群体意识中的“贵族运动”也已慢慢趋于平民化,大众网球比赛数量也日趋增多。但因大众网球竞赛不同于职业赛事,比赛规则可以形式灵活,方法多样化,主要根据举办赛事目的、报名人数、男女比例、场地条件、天气、时间等因素而定。与职业网球竞赛规则不同之处,大众网球竞赛规则主要有:(1)赛制。大众网球赛制中的赛制多采用1盘6局制(有无占先)、8局制(有无占先)、抢11分制、抢7分制;(2)裁判方法。主要是信任制或者1人裁判制(主裁兼司线、司网);(3)比赛形式多以交流赛、友谊赛、竞技赛为主。由于大众网球比赛无固定标准,竞赛机制相对不成熟及存在诸多弊端导致了我国大众网球比赛的局限性。

1.1 参赛人数多,网球场地少

以中国网球协会认定的“平均每周打1次网球”的人群为网球人口为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网球人口约有120万人,网球场数量约有2.8万片;其中,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经常打网球的人群约有22.2万人,网球场数量有3906片左右。以上数据显示,我国网球人口不足全国人口千分之一,网球场数量平均43人1片场地,显然目前我国网球场地基础设施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1.2 比赛时间短,比赛密度大

职业网球比赛时间历时较长,比赛人员相对较少,比赛场地相对充足,比赛密度相对较小,所以比赛时间、天气等不可控性不会给比赛带来太大影响。然而大众网球比赛时间大多集中安排在周末两天,多是以交流赛、友谊赛的形式进行。为避免参赛者面临打一场比赛就回家的局面,组织者经常采用先小组循环后淘汰赛的方法安排比赛。但由于参赛人数众多,比赛场地有限,时间安排紧凑,造成比赛密度相比职业网球比赛更大,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比赛不可控性,同时严重影响比赛效率。

1.3 组织安排难度大

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大众网球赛事逐年增多,网球爱好者参加业余网球比赛的积极性也逐渐呈上升趋势。但是,当网球赛事人数超过一定规模时,有限的比赛场地对举办方及组织者在安排比赛进程、及时公布比分及每一场比赛的调度等不同程度都增加了难度。为了提升参赛服务质量,组织者在比赛前期报名人数、比赛期间的天气状况、比赛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及所有赛程的调度等都要有一定的把控。除此之外,有效可行的赛事规则也是比赛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之一。

1.4 缺乏人文关怀

目前,网球史上耗时最长的纪录由2010年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第一轮伊斯内尔和马胡创造,耗时665min。显然这样的比赛对运动员的身体消耗是非常大的。虽然大众网球比赛中极少存在这样超长式马拉松赛,但在业余网球比赛中一场接一场的连赛现象对没有参加过特殊耐力训练的普通参赛群体来说也是一场体力、精力的挑战。毕竟每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如果体力消耗太大且得不到及时的休息,会造成参赛者身体过度疲劳,甚至会严重影响参赛者第二天的正常工作学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参赛者比赛积极性,不利于大众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1.5 忽略参赛者的需求

业余参赛者参加比赛除了想取得名次外,大多数参赛者的目的更多是享受比赛带给他们的快乐,以球会友,在比赛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积累比赛经验,从而提高自身技战术水平。能够多打几场球,在一场比赛中能多打出几记好球使比赛变得精彩是参赛者梦寐以求的事。同时,举办方组织者更要注意对比赛的整体管理把控,合理的安排赛事也是参赛者众心所向。

2 大众网球竞赛规则发展趋势

网球竞赛规则是网球竞技体育比赛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竞赛规则的存在和完善是竞技体育比赛顺利进行和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必要保证。职业网球赛事中的5盘3胜制和3盘2胜制的淘汰赛在大众网球赛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实施难度大、比赛时间难把控、不利于组织安排等。大众网球竞赛规则是从职业网球竞赛规则中演变而来,理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和人们的实际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2.1 计时制

淘汰赛和循环赛多采用计分制,但计分制在大众网球赛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赛场地有限,比赛时间难把控、组织实施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计时制应运而生。计时制是指一场比赛按照抢七决胜局的竞赛规则将比赛分成等时的若干小节,并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比赛,比赛出现平分时将采用加时方法的赛制。计时制主要迁移了篮球、足球的赛制。主要优势是可以解决大众网球比赛存在场地少、参赛人数多、比赛密度较大且比赛时间不可控等因素,使得比赛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避免出现“断片”现象。而且计时制中每一分都是关键分,基本不会存在像传统网球计分规则那样,使比赛中出现一些比较重要的关键局和关键分,从而直接影响双方的心态乃至整场比赛的胜负。更不会出现在专业比赛中,当一盘中大比分领先对手或者在接发球局中大比分落后对手且不是关键局或者关键分时往往有运动员为保留自己体力力保下一局自己发球局而选择放弃这一局的现象。总之,采用计时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比赛进程,使比赛更加激烈,防止比赛过程中突然出现断片现象,影响比赛的节奏与发展,同时也更加考验运动员技战术的使用与调整能力,使运动员更加专注比赛。但是每一小节限时多少分钟应根据比赛规模而定有待进一步商榷。

2.2 每局净胜分制

小组循环赛中经常有同组2队成绩相同的情况,按照ITF的规则是通过比较净胜局数、净胜分数决出胜负。传统赛制是一方在“平分”后净胜两分结束该局;一方先胜6局为胜1盘,当双方各得5局“平局”时,一方必须净胜2局才算胜一盘。根据这一点,可以通过参赛者本场比赛的每局净胜分数来决定本场比赛输赢,即使看似输了本场比赛实则可能赢了,通过这样的赛制不仅提升了每一分的重要性而且提高参赛者得分能力,使比赛变得更有悬念从而更精彩。

2.3 FAST4赛制

FAST4赛制是一种全新的网球赛制,新的计分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比赛制度,是为了让工作繁忙的网球爱好者也能花费较少的时间享受网球乐趣的一项创新。最初,在2015年1月12日的悉尼,由当时的17次大满贯得主罗杰.费德勒和澳大利亚名将莱顿.休伊特之间展开的一场精彩对决而被推出,之后FAST4迅速转战英国、美国、中国等国家,得到了非同小可的反响。FAST4赛制加入了4条与传统赛制相比创新的规则:4局为1盘、3比3平进入抢7决胜局(抢5决胜局)、取消平分、发球擦网入界有效。目前,大众网球竞赛中采用1盘6局制或者8局制较多。采用这2种赛制,如果比赛轮次多、一场比赛时间长或者参赛者出现连场的情况,都会造成参赛者体力消耗过大,影响运动员生理与心理健康,同时影响后续比赛。如果采用抢11分制或者抢7分制,又会出现一场比赛进行太快,展现不出参赛者技战术水平,满足不了参赛者身心需求。2015年,费德勒和休伊特那场采用FAST4赛制大战中,一场完整的五盘网球比赛用时87.3min。这样的赛制缩短了比赛进程,加快了比赛节奏,同时保证了比赛的精彩性和连贯性,基本解决了比赛拖沓、时间不可控性等问题。

2.4 瑞士制

瑞士制又称积分循环制,是指每一轮比赛积分相同者进行比赛,从而打破二者同分的局面。在这种赛制下,每一轮的比赛对手要根据前几轮的比赛结果而定的。瑞士制是在淘汰制和循环制的基础上制定的,相对于淘汰制的优势是无须淘汰任何参赛者,参赛者不管发挥如何都不用担心提前被淘汰;相对于循环赛的优势在于当参赛选手很多时,无须进行过多轮比赛。瑞士制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一种赛制。主要目的是避免种子选手或者水平较高且实力相当的选手一开始就交锋出局。在网球比赛中,存在很大的偶然性,经常会有种子选手首轮被爆冷出局,这种结果并不能够真正体现选手的技战术水平。然而,瑞士制正好弥补了这一漏洞,同时也避免了选手水平悬殊太大造成的尴尬局面。业余网球比赛中,几乎所有的网球爱好者都希望与自己竞技水平相当甚至更高的选手进行比赛,除了比赛输赢,参赛选手更注重比赛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积累比赛经验,提升自身技战术水平的过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Ken Nakayama在PNAS一篇文章中表明:在比赛中,选手与对手发挥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高的相关性,相比与水平较高的对手更能激发参赛选手的积极性,达到遇强则强的效果。

2.5 取消双发机会,发球擦网入界有效

网球比赛里运动员每回合都有2次发球机会,在配有拾球员的职业网球比赛中如果运动员一发失误不会影响整个比赛的进程。但是在大众网球比赛中如果一发失误,运动员为了自身安全习惯性将球推到网前或者拾起,运动员这一举措势必影响比赛进程。大众网球比赛因时间场地有限,为提高比赛节奏,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大众网球比赛可以引用羽毛球、乒乓球的发球规则,取消运动员双发机会。考虑到业余网球运动员相对职业网球运动员一发失误率较高,将发球擦网调整为发球擦网落入发球区视为有效发球。取消双发机会也是对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的更高挑战,同时发球方面的赛制改变会平衡不同技术运动员之间的差异,使运动员朝着全面的技术方向发展,也将使比赛朝着更加合理、更具观赏性的方向发展。

3 结 语

目前大众网球赛事中存在的一些基础问题,传统赛制运用在大众网球比赛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参考职业网球竞赛规则的前提下,我们应注重从参赛者的角度探索大众网球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网球爱好者在有限的条件下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大众网球运动中,从而促进大众网球赛事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网球赛赛制参赛者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劝退马拉松参赛者
网球赛
害我受伤的小石头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赢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