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加旅行随笔两则

2018-07-13谭晓青

文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张元警车多伦多

谭晓青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多伦多寒冬的铲雪人

在东半球北纬回归线上生活了几十年,要去西半球北纬43度的多伦多体验冬天,真是有诸多不适。到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几天,气候已降到零下30多度。据《埃德蒙顿乐生活》报道,一辆行驶在草原省的加拿大火车直接被冻得开不动了。

多伦多市的清晨,窗外雪花飘飘,白茫茫的屋顶和一片大地都被白雪覆盖着,入冬的初雪厚度有一尺多深,软绵绵的,穿着浅口鞋踩踏上去,雪粒就渗透到袜子里,冰清透凉的,好在市政铲雪车早已铲出一条条路径来,那洁白的原野就尽情地展示着它那纯洁的宽厚。零下十几度的雪下着时,风刮着象刀在脸上割着一般的痛,风吹着雪粒沿着人裸露的外表皮层直往里钻,行人都戴着大棉帽捂紧了脸。袒露的手伸出来,几秒钟便失去知觉,而且十指连心,即刻带来揪心的疼痛。在尼亚加拉大瀑布时,水汽凝结成冰条挂满在树上,在零下三十多度低温下,充满电池的手机才拍几张照,电池标度瞬间指向为零,并迅速关机。

这时也有人穿着单衣在铲自家门口雪,甚至大汗淋漓,也有人穿着单薄的短袖T恤,在房屋与房屋之间穿梭着,室内保持二十多度时,人们都已习惯单衣短袖穿着。邻居铲雪的大叔休息时,我看他穿衣单薄,便问他是不是多年沿袭了耐冻的遗传基因使然。

铲雪人笑着回说,这点冷不算什么,我们家族在这生活了几辈子了,处在北纬43度之地是常年积雪,冬天甚至达到零下二三十度,这还不算风寒指数。按理说,这是很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铲雪人说起这里却是一副主人公姿态和一脸的自信。

他陷入了往事回忆之中:因为寒冷,植物生长的时间特别短暂,蔬菜也相对短缺,以前日子的确十分艰难,我们加拿大白人祖先1720年前,叫塞尼卡印地安人(SenecaIndians)在我们居住的多伦多地区以前叫约克,是法国人的一个皮货交易站,后来法国交易给英国。1793年,英国将约克作为加拿大的首都,1812年美国曾占领了约克,后来英国率领我们反攻,一路打到华盛顿,并放火烧了今天的“白宫”。美国人为了掩盖火烧后的痕迹,将宫殿涂成了白色,才得名为今天“白宫”。战后,约克改名成为了今天的“多伦多”……他说着,说着……仿佛沉浸在往日绝地逢生的一幕幕境界的回忆之中……

我头一次来到多伦多,有生第一次看到这么深的积雪,经受这寒冷的低温。在这么极度严寒的气温下,我已经浑身颤抖;可听他讲话,看着他的表情,我知道,他的自信体现一种极致恶劣环境中炼就的倔强和强悍。我生活的亚热带地区确实气候温润、宜人,在这温暖的常态下,会习以为常地产生了一种懒惰性情,贪图温馨宁静的生活,生命中没有了起伏波动,也很难有激情,是不是越是寒冷的地方就越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在雪地里,看着这些光着膀子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下铲雪的人。也许我们认同不了这些行为的正常性,不过铲雪的运动会调动人们身体的每个细胞,散发出的热量能抵御严寒。更重要的是生活中有了对风雪寒冷的无所畏惧;有了身体对温度动蘯起伏后的适应;有了面对艰难困苦生活的反复磨练;也许这样能使一个弱懦胆怯的人强悍起来;能使一个忍辱负重家族强大起来;能使一个受尽凌辱的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

当下,人们都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但人的成长却不取决于现代科技的舒适程度,这种舒适反而会使人的一些美好品行褪色,就像当年的塞尼卡印地安人,在严寒低温的恶劣气候中生活成长,他们性格品质中的刚毅豪爽、勇敢顽强、桀骜不驯,包括他们外在形体上健康强壮、高大勇猛,这都是在现代科技舒适气候环境中生活的人所无法企及的。并且严寒的恶劣环境能塑造人的美好品格,我们相信,倘若生活只是短暂的艰难,切不必悲伤黯然,或许这艰难困苦正在为我们的成长做必须的奠基。

美国警察“追杀”实录

一出机场,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便把车开到一家餐馆吃饭,到机场接我们的张元指着玻璃窗外说:“瞧,那就是美国警察,很凶的哦!”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我远远看到一个高大威猛的身影,正用手比划着跟人说话。“美国警察可不比我们国内警察,刑事案件、治安纠纷、交通违章等都管,荷枪实弹的,在全世界都属厉害的。“张元又提醒我说。但我想,这所谓“厉害”,恐怕是指美国警察管事太多,权力太大的原因吧!因为在我们国内,警察分工很细,有刑警、交警、片警、治安警、缉毒警等,这恐怕是防止他们滥用职权吧!

我持国内驾照三十多年,虽然我每次开车都带着驾照却从未见过交警查车,但罚款却不少。因为每条道路和交叉路口,都装有电子摄像头,我的车友常抱怨,今天又买了个高价菜,才在莱市场停了不到五分钟,就收到了粘贴在车窗上的五百块的罚单。国内一条纵贯南北的沈海高速,每年走N次,就会收到N多次罚单,罚款原因每次都是超速,据说,粤省每次开人代会,都有提案指出:沈海沿途交警不应该把高速路当作“印钞机”。尤其是粤省的S、Q两地,限速标志时而80公里,时而90公里,时而100公里,真是防不胜防。我这个老司机为此交了不少学费,收到罚单银行转账排队交款,还免不了收手续费。听说交警大队自助罚款机交罚款免手续费,偶尔去那交罚款,才见得到国内交警,他们冷冷地坐在靠椅上,也不睬你,你交了钱走便是。

由于付出过昂贵的交通罚款,我对国内的交警已惶恐至极,张元说美国无摄像头交通罚款这一说,我反而觉得美国警察没那么可怕了!我查阅了有关条文,国内驾照在美国这个州半年内有效。我也曾几次三番开车倘佯在美国街道上,可就在这一天,我送张元上班,他下车后,我一个“U”字型掉头,穿过黄色双实线,到了道路另一侧掉头后,见绿灯开启,我从左边跨黄色双实线超越了前面车,穿过红绿灯口,加大油门而去。我驾了一辆3.5排量的欧歌轿车,加速性能超高,享受着驾驶快感,心中飘飘然得意洋洋地,但在恍恍惚惚中,觉得有一辆闪着蓝色灯光的车,紧贴我车后,以我的多年国内养成的驾驶习惯,警车是会鸣警笛的,国人好热闹,警察更不例外我,即使是休闲兜风,也会拉着警笛鸣鸣叫!于是,我本能的一踩油门,想甩掉它,走过一条街尽头,闪着蓝光的车又跟上来了,这时,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也许是辆警车,在路口右转弯前,我特意礼让了几台直行车,绿灯亮后,我才转过去,行驶到这条街,直到一个路口,被前面红灯逼停。

我听到车篷上呯的一响,张元气喘吁吁大声吆喝:“快停车,你违章了!”紧贴我车后有两台车蓝色灯一闪一闪,我意识到:这是美国警察在“追杀”我,不一会。一辆闪着蓝色光的警车,并排停在我的左侧,我的大脑嗡的一声,浮出一个可怕的镜头,那是一个朋友不久前跟我说过的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突然间,五个美国警察出现在他面前,并且掏出了枪,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他说,站住,不许动!还有国内网络流传的一个视屏,一个县委书记的老婆,动手殴打美国警察,被当即连开五枪而鸣呼!……类似的事,今天在我这也重蹈覆辙了吗?

我把自动档放在停车位置上,拉紧手刹,打开车门,紧扣的安全带不敢松开,一动也不敢动地楞在车内,一个壮实的黑人警察拿走了我的驾照,对面与我已并列的警车,已对我形成了包夹状。这辆警车车门拉开,走出了一个漂亮英俊的女警。

张元赶紧走上前笑着说:“Thisismycar.Heis Chinese.Hejustdrove metowork.”(这是我的汽车,他是中国人,刚驾车送我上班。)以后的话,我都听不清了,女警金黄色长发,高挑的身材,白里透红的笑脸迎着张元,时而比划着,时而望着我笑,我想,我是不是给中国人丢脸了?不一会儿,张元对着我说:“你可以下车坐到副驾驶位上,我来开车回去”。黑人警察将我和张元的驾照退给了我们。

罚款额是不是个天文数?我急不可待地问张元。因为在国内,我真是被罚怕了啊!他神秘地一笑说:“人家原谅你是个初来美国的外国人,且又有驾照。还好,你坐在驾驶室没动,若是走出车门,三把枪就会拔出来对着你了,”说得我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张元又说:“美国虽然不安装摄像头,但却不分白天黑夜执勤在街头,今天,要不是我及时赶来,就真惹上大麻烦了。又因为你违章,此刻不能再开车,我开车走,就免了三百美元拖车费”。

尽管一分钱没罚,我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国内警察分工巨细,人浮于事,美国警察少而精悍,讲究效率;国内只见摄像头不见警察,美国不见摄像头却瞬间出现了三台警车、警察;国内交警完全依靠“高科技摄像头”,美国警察却执勤在街头……这天后,我将歇息一下我浮躁的心,在美国我将停止几天驾车,不是我觉得美国的警察“厉害”,反而,我觉得美国的“厉害”警察更加勤力、干练、有人情味!

猜你喜欢

张元警车多伦多
永昌小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People Can Be...
Scratch极品飞车热力追踪
追逐繁星的少年
追逐繁星的少年
最宜居的多元文化之城——多伦多
德国人租“警车”防盗
《为奴十二年》摘多伦多大奖
车臣女“人弹”袭击警车
2009版芭比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