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退养体系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启示

2018-07-13蔡海峰徐璟玮黄俊峰

文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德国

蔡海峰 徐璟玮 黄俊峰

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医疗、教育、养老和环境,是改善民生工作中最直接和最基础性的方面。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其中的第五条是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包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1]。这是政府层面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的指导方向,也是对现阶段人口发展趋势和现状的一种客观描述。

早在2005年,杜鹏等人曾对中国100年周期内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从2010年开始,我国将迅速进入人口老龄化高速变化时期;在2010至2032年间,老年人口(60岁以上)比例每年约增长0.5个百分点,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31%,到本世纪末会持续提高至34%左右;我国老年人数(60岁以上)的峰值将会出现在2053年,估计将近4.3亿;到2100年时,老年人口的数值将逐渐降至3.5亿。[2]2006年,李本公也出版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在该报告中也提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地域趋势变化,到本世纪40年代,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会变得尤为突出;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在2050年时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也将推进到30%以上。[3]

二.德国的退养体系及其发展

在传统意义上,德国的养老体系雏形源于家庭内部供养。在整个欧洲范围来看,德国的工业化起步相对较晚。而大家庭中的主要劳务阶层必须负责整个家庭的日常支出和照料,其中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养老和育儿。只有一些孤寡人士才需要国家或者社会的特殊扶助,并且也是最基本的生活层面。17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开展,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障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随着19世纪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在铁血宰相俾斯曼的政府框架下,养老体系的立法也成为了可能,并逐渐将家庭养老的旧习向着个人养老规则制定靠近。但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和金融危机,又让德国把之前在养老体系构建方面的所作的努力付诸东流。直到20世纪50年代,政府又一次将退养问题摆到了桌面上。政府总结了近150年以来在家庭养老与个人养老方面的一些经验,完善成了国家制定政策和主导、集体单位具体执行和运行、个人个性养老补充的“三位一体”模式。

“三位一体”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法律制度层面。通过退休保险制度,由雇用单位基本社会保险、农业养老保险(Adl)、专技行业补贴(BSV)、艺术从业保险和公务人员保险等方面构成。第二,补充的劳动力养老保险。这笔保险费用主要由企业支付,某些特殊情况下由公共事务局(ZÖD)来支付额外的费用。第三,个人养老基金。可以通过各类针对退养人员的规定来获得优惠,主要包括基金储蓄计划,退休人员免税或者减税规则,不动产所有权。另外一种德国的退养三层区分方式,从2000年以来经常受到诟病,主要是通过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调控来计算养老阶段的经费发放;这种计算方式过于复杂,且有不少漏洞,现在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退养补贴方式。由于职业的不同,退休年龄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的退休后个人税率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分以下几种关联。这种关联是基于生命表(或称死亡率表)精算得出的,有一定的合理性。

表一:退休年龄与税率关系表[4]

在完善和修正职业社会保险缴纳和政府补贴制度的同时,德国对于特殊群体的退养保障也有着明确的规定。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体制的不同,德国很多的女性在婚后或者生育子女后会放弃工作,专注于从事家庭事务,包括抚养儿童等等。这样自然而然会导致养老金缺口的出现,被称为“性别养老金缺口”(GenderPensionGap)。德国曾经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些数据做了分析,发现德国的性别养老金缺口在2011年时就已经达到了44%,是同年OECD给出的平均值(28%)的两倍。[5]2014年的数据分析这指出了另一问题,就是新旧联邦州的性别养老金缺口很不平衡,在新的联邦州为23%,而传统的联邦州则达到了42%。[6]由于从事家庭工作的人员也承担了相应的社会工作和责任,尤其是这类女性会在退养阶段计算得出较低的收入补贴水平,因此德国政府也在退养体系中作了其他的特殊规定,包括离异女性可获得前夫很大一笔退养保险收入。2008年的《新维权法案》对其作了修正,上述的退养补贴大部分由政府承担,这也减轻了原本在常规职业中付出较多的男性的负担。不过很多家庭妇女还是因为过于信任和依赖家庭,个人并未进行补充保险,导致年老后生活窘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德国联邦议会于2012年12月13日以多数票通过一项《补偿性维护》规定,并以婚姻维持的实际时间来细化政府补贴的具体额度。[7]

当然,除了传统的退养体制和缴纳规则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补充。比如,职业失能或者无劳动能力者的保险,大病重病特殊津贴,事故保险,鳏寡养老金与孤儿补助金等。这些特殊的费用一般也是由政府支出,当然一些慈善机构和基金会也给与了很大帮助。总之,德国的退养体系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修正,逐渐形成了一条适合该国实际情况的体系模式,有一定借鉴意义。

三.“德国模式”对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启发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也经历了一些曲折,走过一些弯路。不过,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退养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这个体系在宏观上涵盖了省、市、县、乡、村的五级社会保障网络,而在不同的地区也会形成其特殊的模式。总体而言,我们要在资金投入和养老模式的分类管理、网络化与人工智能、特殊人群保障等方面形成智库,同时也要注意人口老龄化发展动态下的可持续发展规律。

要对资金投入和养老模式施行分类管理。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投入一般都是政府拨款,采用粗放统计后下拨款形式,实际使用效率并不尽如人意。现今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求我们多多换位思考。对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省市地区,可以主要采用传统的政府资金投入模式;对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要考虑到个性化需求,既要进行政府的公共投入,还要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两者相互结合来兴办养老机构;另一方面,通过税率调控和实际工作年限及贡献率分析,分层减轻退养人员的经济压力。同时,要逐步推广社区、家庭、个人的新型养老模式,如以房养老等方式;还可以鼓励一线城市的老年群体向三四线城市迁移,一方面可以降低退养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一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压力。

要充分利用网络化与人工智能方面的有利条件,探索新型退养方式。近十年,中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AI)、网络化等方面发展迅速。利用网络化的技术手段可以远程为退养人员提供服务,同时也给子女提供了新型的供老可能;AI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可以为失能与失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客观上也可以为子女分担一些慰藉老人精神的内容。而“互联网+”的推广,可以解决一部分老人的日常饮食配送、基础医疗与体检、阅读和娱乐活动的体验问题。

德国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注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近年来,“二胎”放开的政策一方面解决了部分潜在劳动力缺乏问题,但是也导致很多年轻女性职业生涯提前终止。还有,最近几年不时会有一些关于年轻白领工作过于劳累导致猝死的报道,有些刚刚退养的人士因为年轻时脑力和体力超负荷支出,到了退养阶段根本无法颐养天年。这些特殊群体也应该受到关注,国家和地方也可在立法层面进一步健全和细化这类保障条款;同时,政府也要适当放开民营养老和保障范围,适当降低外资退养机构的准入门槛,对一些非趋利化的退养机构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这样也可减轻政府的养老方面的负担,减轻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动态研究非常重要。要关注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城镇老龄化人口和农村老龄化人口比例、中西部和沿海地区的老龄化人口比例、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退养服务诉求和标准、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性别比……总之,通过统计学、环境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研究,牢牢把握人口老龄化发展动态下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在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提升国民、尤其是退养人群的获得感。

注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2]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05.

[3]李本公.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4]Steuer bei Rentenbeginn[Z].1A Krankenkassen-vergleich Schweiz 2018,abgerufen 21.März 2018.

[5]BundesministeriumfürFamilie.GenderPension Gap[D].Senioren,Frauen und Jugend,2011,abgerufen am 14.März 2017.

[6]DIW Wochenbericht 5/2017[D]∶Gender Pension Gap.

[7]Beschlussempfehlung und Bericht des Rechtsausschusses(6.Ausschuss):zu dem Gesetzentwurf der Bundesregierung[Z].Ergänzung des$1578b BGB vom 13.Dezember 2012.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养老德国
养老生活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德国喝啤酒
养老更无忧了
“梦梦”“娇庆”德国行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