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问题

2018-07-12胡浩深圳市吉泰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竞争

胡浩 深圳市吉泰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全面看待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学思想,主张整个社会为主题,由整个社会掌控和拥有土地、产品、资产等,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社会主义是中国永远值得探索的形态,这一形态随着世界的发展不断的进行着优化。在历史的每个时代,社会主义的法则一直在变化,中国应该积极结合自身特色国情对社会主义进行优化,使之更适合自身国家发展。

社会主义在形成之初,恩格斯和列宁就强调过,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全新社会形态,所以没有历史经验和材料可供参考,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践,以实践的方式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标准。

二、中华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适合于中国的原因不仅有苏联的领导作用,还有悠久、深厚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对于中国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

中华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儒学文化为先驱,佛学、道教文化、玄学等文学为辅,这使得中国古代一直处于文化思想繁荣的时期。中国古代有着大量的文学作品,里面包含着科学思想、人为情怀、治国之道等重要的历史经验,这使得中华可以一直稳固的生存在这片土地上。古人的智慧是现代人无法媲美的,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建筑上、思想上都是非常先进和科学的。中国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殊的国情,这就注定了中国要走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

中华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也要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的学者也要传承古人的智慧,让自身的思维变得敏锐,完善感性思维,避粗略的感知事物,在对事物进行充足的分析。我们在挖掘中华文明瑰宝的同时,也要联系到中国的现状上来,从中国特色的角度上,切实的运用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局面上。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要学会在急流中稳住船帆,在缓流中学会加速。这也告诫了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要学会吸纳世界的文化,从中吸取精华,将其转换为自己的文化[1]。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

(一)经济的相对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仍在经济探索时期,那时的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界限是非常明显的。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而资本主义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当改革开放来临之后,一切都慢慢的改变了。计划经济不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再被资本主义独占,两个经济体制进行了融合,界限也慢慢淡化。那时,世界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密不可分,要想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结合。[2]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以个人为主要利益的发展集体,其中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推崇个人的利益,所以在经济发展上,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强劲动力,稳定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价格平衡,使得在市场中,买家和卖家可以根据市场的平均价格来进行选择和定价。社会主义经济则是推崇公共拥有的方式,摒弃了私有的制度,使社会经济平稳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资产和经济,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发展过于平稳且缓慢,只是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并没有使人民富裕起来。这便使得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发现了两者间的优缺点,并进行了互补,创造了新的经济体制。

(二)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首先,两者存在制度上的不同。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区别在于基础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互利互赢。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国家能够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平稳、高效的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差异,影响公平,例如我国各地的房产价格,国家一直在进行下调政策。

四、中国的经济治理

经济的治理也可以说是治国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关系到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合作关系。政府只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也只能进行经济风险的承担,而市场则可以影响到细节上,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在经济的治理上,需要二者通力合作,同时对经济进行治理,共同解决问题。

竞争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存在竞争。但是从历史经验上看,竞争的结果往往会伴随其他事物的牺牲。经济上的竞争很容易出现恶意竞争,牺牲部分人的利益,去达到竞争的目的,这也违背了国家提倡了公平合理竞争原则,但是这样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中是屡见不鲜的。政治上的竞争同样也会影响到经济,地方政府之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竞争,小到县与县之间,大到国与国之间,而不正当的竞争往往会导致人民的利益受损。例如,近期美国在对中国征收产品关税的问题,也就是“中美贸易战”,其结果影响的是两国的国民经济,造成国民经济的效益流失。

总结:中国应该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两个基本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路线,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为主导,不断发展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竞争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感谢竞争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