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中“工作室制”的导入

2018-07-12许昌电气职业学院461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5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专业

白 鸽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461000)

“工作室制”教学是对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导地位的一种颠覆,将工作室作为教学的主要场地,意在以任务导入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变教师主导教学为学生主导,将课本理论知识贯穿于学习活动、工作任务单中,是一种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指导、监督作用,学生则为学习和工作的主体。此种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非常实用于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是现阶段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

一、 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内容陈旧,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在教学上主要借钱国外经验,国内对其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尚薄弱,没有探索出适于国情的发展之路。遵循他人足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加上高校专业建设向热门专业的倾斜,致使很多高校的教学设备、资源尚停留在几年前,比如课本旧、设备旧、教学场地不能满足课程设置需要等问题层出不穷。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信息换代急速发展,不能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不能紧跟市场导向与步伐,无疑会成为制约每个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对于急需创新意识的设计专业,拥有敢于打破常规的超前思维和意识显得举足轻重。

2.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满足个体差异

受成长环境、性格、个人意志、学习基础等的影响,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往往都难以满足每个个体的学习需要,对于充满个性化的艺术专业学生来说,此种现象更为突出。目前,高校设计专业课堂多停留在传统教学层面,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于是,上课玩手机、睡觉、逃课成为高校课堂的典型特色,究其原因,教学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是主要原因之一。

3.教学模式固化,缺乏创新意识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以模仿国外为主,本土研究起步较晚,缺乏适应国情、学情的本土教学模式,尚停留在传统阶段,教学资源不足、资金投入不够、教学手段落后、教法学法单调、课堂趣味性不足、课程缺乏创意等等问题困扰专业的长足发展,不能满足市场日新月异变化的需求。

4.偏重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轨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校艺术专业课堂仍停留在理论教学为主的阶段,而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专业,其广告牌设计、字体设计、海报设计、摄影剪辑等都是要实践操作才能真正领会的学习项目。只有实行“工作室制”,将课堂变为工作室,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具体工作任务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力,为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导入方式探讨

1.建立社会适应性强的课程体系

越来越多的传统教学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对于设觉传达专业来说,顺应就业市场需求,明确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具针对性、实用性是未来课程改革的一个大方向。在教学目标制定和课程改革上可以大体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与兴趣方向,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目标,实行分层教学。二是,根据行业和市场发展趋势来制定目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删减传统教学中过于冗长的部分,注重教学反思与评价环节的实用性。三是,课程设置时注重知识点的串联性,将广告学、传播学、策划学、设计学、营销学等相关知识引入进来,进行知识点整合,让学生涉足面更广,打开视野,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2.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追求个体化,而艺术专业的学生是个性化的代表,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调查分析,根据学生性格差异、兴趣方向选择合适的教法。尽量采取现代化、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微课、仿真实验室、蓝墨云班课、微信、qq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均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同时,巧妙设计课程环节,增加课堂趣味性与学生参与性,全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创新教学模式

跳出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舒适圈,积极探索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例如,实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课堂上只充当引导者、监督者的作用,学生则是整个课堂的主体;以工作任务单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将每个知识点都设计成某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将理论知识全部贯穿于工作任务中,适当设计陷井和矛盾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挑战困难、找出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适应岗位工作提前打好基础。

4.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对于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大国工匠精神”已被提上日程并成为各行各业的最求目标。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将知识学透,将技能学精,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因此,打造一批集理论与实践经验于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未来实践型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多数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岗位经验不足,不能更好指导学生“工学结合”式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要出资并创造条件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统一集训或者督导教师下厂实习,学习更多实践经验与工作岗位知识,为“工学一体化”教学做好师资储备。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