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和预后

2018-07-12聂朝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癫痫

聂朝花

【摘要】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为如何提高患者临床和预后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医务室收治的42例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21例。其中,A组应用物理疗法和抗癫痫药物,B组在A组基础上加以预后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脑性瘫痪合并癫痫中痉挛型类型占比均最高。经过治疗后,B组相较于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脑性瘫痪合并癫痫与脑性瘫痪类型存在关联性,应该尽早予以患者治疗和加强患者预后干预。

【关键词】脑性瘫痪;癫痫;临床治疗;预后恢复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208-01

脑性瘫痪是一种脑部损伤综合征,由于脑部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容易合并癫痫、视觉和认知障碍等[1]。一旦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无疑会加重患者的脑部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鉴于此,特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医务室收治的42例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理疗法、抗癫痫药物和预后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医务室收治的42例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MRI、CT、脑电图和临床表现确诊,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21例。其中,A组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为2岁-17岁,平均年龄为8±0.5岁,痉挛型14例,共济失调型4例,运动障碍型2例,混合型1例;B组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为3岁-18岁,平均年龄为6岁,痉挛型13例,共济失调型3例,运动障碍型3例,混合型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A组:应用物理疗法和抗癫痫药物。依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具体的运动方案,锻炼患者的运动功能、协调功能、平衡功能。注意调整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提高肌肉张力,保持平衡反射的完整性。给予患者左乙拉西坦注射治疗,补充丙种球蛋白。

B组:在A组基础上加以预后干预。在A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预后干预,予以患者注射神经营养药物,加快患者神经系统功能修复。密切关注患者的神态表情和行为举止,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和通风透气。以合适的力度对患者进行推拿,每次30-60分钟,并且制定科学的肢体功能活动训练。

1.3 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基本正常,可表现自动反应,癫痫和异常反射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有所好转,癫痫和异常反射发作时间减少、程度减轻、次数减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无明显好转,癫痫和异常反射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B组相较于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一。

3 讨论

脑性瘫痪是从受孕开始至婴儿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包括痉挛性、不随意运动型、强直性、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等类型,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2]。脑性瘫痪容易合并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发育异常等,而癫痫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会进一步加重对患者的脑部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有医学研究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脑软化、颅内出血、脑结构畸形是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要及时检查和认识癫痫,在发现脑性瘫痪患者合并癲痫时立即采取控制,并且配合机体功能恢复训练,加快患者脑性瘫痪的预后恢复[3]。在本研究结果中发现,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预后恢复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预后干预更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本研究中通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通过推拿舒筋活血、通利关节,在刺激患者神经系统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肢体行为功能,依据患者脑部受损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机体训练。在上述研究结果中发现,经过治疗后,在应用物理疗法和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加以预后干预相较于应用物理疗法和抗癫痫药物,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综上所述,脑性瘫痪合并癫痫与脑性瘫痪类型存在关联性,以痉挛型类型最为常见。对于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患者,应该尽早予以患者治疗和加强患者预后干预。

参考文献

[1]乔文兴,延春红.影响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02):203-205.

[2]裴铮.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4):3359-3360.

[3]霍洪亮,顾琴,师晓燕,曹徐君,吉永春.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11):72-74+78.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癫痫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癫痫:消除误解规范治疗
敲打孩子头部会引起癫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