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急诊科的伤害监测情况分析

2018-07-12唐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急诊分类医院

唐杰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急诊科的伤害监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急诊就诊的3500例身体受创伤者的个人资料,统计患者的受伤情况。结果:3500例受伤者中,男性2849例、女性651例,意外伤害2831例(80.89%)、他伤572例(16.34%)、自伤97例(2.77%)。按伤者职业构成比从高到底统计,依次为工人1671例(47.74%)、学生486例(13.89%)、农民404例(11.55%)、商人327例(9.34%)、干部职员296例(8.46%)、学前儿童116例(3.31%)、待业105例(3.00%)、其它95例(2.71%)。结论:对医院急诊科进行伤害监测是有必要的,不僅能够获得客观的伤害事件信息,而且又能在监测中发现急诊存在的不足。当前,急诊伤害监测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发展现状,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伤害监测系统。

【关键词】医院;急诊;伤害监测;分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180-02

美国、乌干达、以色列、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及发展中国家以相继建立伤害监测系统[1],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我国在2003年开始在全国选点试行伤害监测工作,我院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在2003年开始进行伤害监测、统计与上报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使流程不断优化与完善,并于2013年获得中国质控中心颁发的“全国伤害监测优秀单位”称号。当意外伤害发生,伤者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到医院治疗,很多伤害信息都来自于急诊科。有专家认为[2],医院急诊科的医疗记录,应作为该地区伤害监测资料的主要来源。为此,我院统计了近年来急诊科患者的受伤情况,现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急诊就诊的3500例身体受创伤者,其中男性2849例、女性651例;年龄3~87岁,平均年龄(28.47±5.42)岁。所有伤者均为首次来我院急诊科就诊。

1.2 方法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作监测表格,所有医护人员接受相关培训,负责接诊的医护人员向受伤后首次来我院急诊就诊的患者收集相关伤害信息,共填写监测表格3846份,合格3500份,有效问卷3500份。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发生的伤害类型。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_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按性别统计伤害事件的类型分布 最近3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的3500例受伤者,男伤者2849例(81.40%)、女伤者651(18.60%);伤害类型有:意外伤害、他伤与自伤三种,男性伤者明显多于女性(P<0.05),伤害类型统计见表1。

2.2 按职业统计伤害事件的类型分布 伤者的职业共有八大类,其中工人伤者明显多于其它职业(P<0.05),各职业伤害统计见表2。

3 讨论

在发生中度伤害、重度伤害时,伤者通常被送进医院的急诊室。鉴于急诊室的特殊性,西方发达国家的伤害监测系统大多成立于成立于急诊,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一部分国家都已经在地方上建立并实施了急诊室伤害监测系统。国际上相关领域专家已达成共识[3]:急诊伤害监测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是国家制订防伤害策略的依据。自伤害监测系统建立后,很多国家、地区在预防伤害政策、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制订都依赖于它[4],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工作成绩。

我院急诊科开展伤害监测,主要是为了统计伤者的性别、职业分布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伤害监测系统的实施措施,为我国伤害监测工作提供客观、真实的资料。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急诊科的伤害监测系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没有办法计算伤害的发生率与致死率;不同国家,伤害监测的分类也有所不同,所以只能监测本地区的伤害事件,无法和其他国家、地区的伤害监测进行对照比较[5],而且收集资料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物力、财力和人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伤害监测工作的开展。但总体而言,急诊伤害监测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发展现状,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伤害监测系统,值得广泛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洪海斌,陈宇明,范木耿等.基于急诊伤害监测急救体系的建立及临床效果分析[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3):57-59.

[2]周毅恒,关磊,姜杰等.2006-2014年大连市伤害监测点暴力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5):434-438.

[3]周晓红,李勤,曾凤兰等.2014—2016年广州市某医院儿童烧烫伤急诊伤害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7,23(4):321-323,325.

[4]孙源樵,姜玉,周鹏等.上海市长宁区门急诊伤害监测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伤害医学(电子版),2016,(3):35-39..

[5]张晓宇,侯斌.2015年西安市伤害监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6):983-986.

猜你喜欢

急诊分类医院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萌萌兔医院
给塑料分分类吧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