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长肌肌腱炎的MRI诊断价值临床研究

2018-07-12匡长福方彦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颈项肌腱积液

匡长福 方彦成

【摘要】目的:研究颈长肌肌腱炎的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及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临床症状表现以突发颈项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100例,经MRI检查及临床治疗验证确诊颈长肌肌腱炎患者21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32-70岁,平均年龄46.6岁。结论:颈长肌肌腱炎的MRI特异性表现是颈前软组织长T2高亮信号,多出现在颈1-4或5椎体水平,因此,MRI检查是诊断颈长肌肌腱炎的首选方法。

【关键字】颈长肌肌腱炎 MRI 长T2信号 颈前软组织液体

[中图分类号]R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167-02

颈长肌肌腱炎,是以颈项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及影像科医生对其认识较少,常易与其它引起颈项疼痛的疾病混淆,随着MRI检查技术的普及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该病在临床影像诊断中的检出率逐渐提高。我们回顾了经MRI检查和临床确诊的颈长肌肌腱炎21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1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及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临床症状表现以突发颈项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100例,经MRI检查及临床治疗验证确诊颈长肌肌腱炎患者21 例;资料主要包括临床资料和影像检查资料。

所有病例均行MRI扫描,其中,12例同时做了CT检查。病人取仰卧位,MRI检查采用西门子0.35T永磁核磁共振机,CT检查采用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寰枕关节水平至上部胸椎,核磁常规给予T1WI矢状位、T2WI矢状位、T2WI压脂及T2WI轴位扫描。CT扫描,管电压130KV、有效MAS 90、层厚3mm、螺距1.0。利用CT三维后处理技术重建颈椎软组织矢状位。

2 结果

年龄范围32-70岁,平均年龄 46.6岁,男性12例,女性9例,所有病例均出现颈项疼痛和僵直,活动受限,6例患者出现肩部和手臂痛,吞咽疼痛5例,症状持续时间为1-6周,9例患者钙化沉积出现在颈长肌上斜肌附着点,寰椎前弓的下方和枢椎齿状突的前方。21例患者颈前软组织内均见条带状液体高亮信号。12例患者症状一周后完全消失。

3 讨论

3.1 解剖及病理基础 颈长肌属于颈深肌群内侧群,分布于颈1-胸3椎体前外侧部,分为上斜部、中直部、下斜部。上斜部起于颈3-5椎体横突前结节,止于寰椎前结节的前外侧面;中直部起于颈5椎体前结节至胸3椎体前面,止于颈2-4椎体前面;下斜部起于胸1-3椎体及颈5-7椎体,止于颈5-6椎体横突前结节。其功能是双侧收缩颈部前屈,单侧收缩一侧屈颈。

颈长肌肌腱炎的原因为羟磷灰石结晶沉积于颈长肌上斜肌引起的炎性反应,以刺激组织渗出为主。羟磷灰石结晶沉积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损伤、组织坏死和炎症等因素相关。

3.2 临床特征 颈长肌肌腱炎由于临床和影像上对其认识不足,发病率通常被低估。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可分为急性及亚急性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前屈及侧屈颈部疼痛加重,多合并咽部疼痛,吞咽时加剧,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急性疼痛一般一周内症状消失,亚急性疼痛一般四周内康复。急性疼痛患者起病急,亚急性疼痛患者病程较长,可达一个月之久。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多采取保守治疗,疼痛可特征性地被甾体抗炎镇痛药或氢化可的松缓解,两种药物亦可合用,效果更理想。

3.3 影像表现、鉴别及检查方法 颈长肌肌腱炎突出的病理表现为颈前软组织积液,为致炎因子刺激所致,积液多位于颈1-4或5椎体水平,也可向下延伸到胸3椎体水平,颈前软组织影增厚,大于3mm,一般5-10mm,MRI检查,T1WI矢状位颈前软组织内见条带状低信号,T2WI及T2WI压脂像呈高信号,以压脂像高亮信号更明显,T2WI轴位像可见椎体前方弧形高信号。在MRI诊断上,与颈长肌肌腱炎的鉴别诊断包括,颈长肌外伤性损伤,患者具有较明确的外伤史,马上出现疼痛,且程度较重,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颈长肌肌腱炎患者,也常常继发于轻微外伤后,多表现为亚急性疼痛,可持续疼痛一个月。腺样体肥大,位置较高,位于咽顶部后壁,形态为局限性团块,多呈等、稍低信号。咽喉壁脓肿,临床多具有发热症状,肉眼观察软组织红肿,膨隆;慢性咽炎,病人有咽部异物感,组织充血,严重者可见滤泡增生;颈部神经源性肿瘤,颈部原发、继发肿瘤引起的颈前软组织改变,行CT或MRI`增强检查,可发现椎体骨质的改变,结合既往病史,有助于鉴别。

在显示羟磷灰石结晶钙化方面,CT检查明显优于MRI检查,钙化在CT图像上呈高密度,而在T1WI加权像上呈低信号,钙化时期不同,也可呈高信号,T2WI则呈低信号。颈长肌肌腱炎的主要病理表现是炎性渗出积液,只有出现积液才引起明显的临床癥状,在MRI检查T2WI及T2WI压脂图像上,积液信号被设置成高亮,容易发现,不易漏诊,因而,在显示积液方面MRI明显优于CT。颈前软组织较薄,前方紧邻气道,CT在显示积液、CT值测量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且,仅凭颈前软组织厚度来判断是否存在积液是不可靠的,少量的积液与软组织密度对比差异不大,CT容易漏诊。CT扫描速度快,病人顺应性好,而MRI检查受理化因素影影响较多,对病人顺应性要求高,对于颈部疼痛特别明显,难以忍受,无法配合MRI检查的病人,在排除其它隐患,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可于检查前30分钟,给予患者口服一片镇痛片,待疼痛缓解,再行MRI检查。

4 结论

总之,颈长肌肌腱炎特异性病理改变就是颈1-4或5椎体前软组织积液,积液可延伸至胸3椎体水平,而MRI检查在显示软组织积液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积液在T2WI及T2WI压脂图像上为高亮信号,容易发现,不易漏诊,结合临床症状,颈项疼痛,活动受限,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其诊断准确率特别高,误诊、漏诊几率极小。颈长肌肌腱炎为自限性疾病,其临床发病率常常被低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比确诊该疾病更具有临床意义,对于颈项疼痛的患者,可避免漏诊误治,加重患者的心理、经济负担及延误病情。MRI检查设备已普及到县级医院,颈长肌肌腱炎的MRI诊断,对场强要求不高,无需增强,常规序列即可明确诊断,因此,临床上对颈项疼痛,活动受限,怀疑颈长肌肌腱炎的患者,应首选MRI检查,必要时辅以CT检查,发现寰椎前结节钙化,结合临床表现将有助于该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参考文献

[1]徐光明,颈长肌肌腱炎的CT表现,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5(4)8846

[2]柏树令,系统解剖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 70(3)

[3]Joshi GS,Fomin DA,Joshi GS, Serano RD.Unusual case of acute neck pain: acute calcific longus colli tendinitis. BMJ Case Rep,2016.

猜你喜欢

颈项肌腱积液
董宣何以被称为“强项令”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崴脚千万莫忽视
干细胞疗法两月内复原绵羊受伤肌腱
关节积液要科学适当地抽掉
积液,不能一抽了之
按按脚底护颈椎
怎样让肌腱更强壮?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