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2018-07-12杜海葵覃柳姬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人工

杜海葵 覃柳姬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开展临床试验,利用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21)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21)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手术时间、以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组件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手术室舒适护理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手术时间,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值得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舒适护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070-02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外伤跌倒后85%患者都会有股骨颈骨折情况的发生,患者患肢部位容易发生外旋短缩、内收畸形等变化,患者由于股骨颈供血较差[1]。卧床时间也过长,很容易产生其他并发症,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够减少患者治疗中的卧床时间,减弱患者的疾病痛苦,并提升治愈率。因此护理人员印在病人围术期做好全面的护理工作,从而显著提升患者手术后的治愈率,避免术后并发癥的产生。应用手术室的优质舒适护理工作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围术期的消极心理,帮助患者术后更快康复,以免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本研究对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展开临床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7月医院接受的4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展开临床试验,并保证所有患者均符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病者;心、脑、肝、肾存在严重器官障碍者;心脑血管等急性疾病者;资料不全、失去随访者;拒签同意书者。依照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49-97岁,平均年龄(79±8.2)。股骨头骨折者7例、股骨头坏死者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者4例,股骨头颈骨折者5例。观察组21例,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50-95岁,平均年龄(82±7.6)。股骨头骨折者8例、股骨头坏死者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者6例,股骨头颈骨折者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伴发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都进行各项检查的完善与准备,其中对照组实施手术中的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的舒适护理。包括术前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术中护理:对手术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保证患者手术环境的舒适性;术后护理:对患者运转过程中的体位控制;并对患者家属交代注意事项[2]。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在手术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版本软件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将计量资料(_x±s)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组件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关节骨折中的股骨颈骨折发生概率较大,且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当时多采用内固定术治疗、保守治疗、造成股骨头坏死以及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很大,若是采用保守的手术治疗方式,卧床时间过久造成压疮、坠积性肺炎的可能性都较高[3]。所以,临床中通常使用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展开治疗,使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恢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一般是用于股骨头肿瘤、坏死、药理性骨折以及难以复位的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由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操作的难度较大,且能够矫正畸形、对患者的病痛具有良好的环节作用。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由于手术时间较长、难度较大,有创性等增大了护理工作难度,这也对于手术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进步的过程中,基础护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实际的护理需求,因此要在临床中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促使临床护理进一步发展。

舒适护理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护理模式,具有十分明显的护理效果[4]。优质护理模式在整体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都有体现,且深入渗透到每一项护理工作的各个层面,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使其能够在临床手术中更加主动配合医生工作,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舒适护理模式不仅仅重视手术中的患者生命体征、并发症预防的护理,也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和引导,使患者能够正确看待手术治疗[5]。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都小于常规对照组,这也能够充分证明舒适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手术实施更为顺畅,减少患者手术中的痛苦与手术时间。这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已经在术前做好了有关患者手术实施方案、手术中的准备工作,以良好的护理态度进行手术护理,使患者对手术信心进一步增强,在护理过程中受到尊重,也能够更为积极配合护理手术,使整体护理效果得到提升。在手术室中进行的舒适护理也是对护理人员的更高要求,在临床应用中具备一定意义。舒适护理实施的整体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用专业知识为患者讲述疾病治疗的方法,用专业化的沟通技巧减少患者手术前后的忧虑感。开展高质量的手术护理也符合当前“患者为中心”的先进护理理念,促使临床护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减少患者的手术痛苦。

参考文献

[1]周柳娇, 梅缙瑶, 张芳. 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 2014(18):4089-4089.

[2]张应梅, 刘燕媚, 罗敏.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8):46-48.

[3]李海凤, 潘玉梅, 杨基华,等.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21):2987-2988.

[4]张三秀, 付芙英, 陈小英. 人工股骨头置换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 全科护理, 2013, 11(30):2815-2816.

[5]陈丽香, 林旭玲, 孙少鸿,等. 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使用PECA的护理和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9):78-79.

猜你喜欢

股骨头置换术人工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功能的临床应用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人工“美颜”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人工制冷
全髋关节置换术90例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1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小心醉“死”你的股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