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妇产后饮食行为对产褥期疾病的临床影响分析

2018-07-12王姗姗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王姗姗

【摘要】目的:探究产妇产后饮食行为对产褥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妇产科2017.1-2018.1收治的产妇154例,对其开展为其2个月的观察,并详细记录所有产妇饮食行为。2个月后,判断产妇出现产褥期疾病的情况。经2个月调查后发现,有43例产妇出现产褥期疾病,设为观察组。后选用43例健康无其他疾病的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饮食行为对产褥期疾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蛋白质、Ca、Fe、Zn和维他命等营养元素摄取量对比中,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KAP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产妇产后饮食行为,可降低产妇产褥期疾病的患病几率。

【关键词】产妇产后;饮食行为;产褥期疾病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025-02

前言:

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后身体各机能处于恢复期的一段时间,通常为一个半月[1]。而在此期间患者出现的疾病,即为产褥期疾病。其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也会对新生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对于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故本文选取产妇154例,对其是否存在产褥期疾病开展调查。后针对产褥期产妇和健康产妇的产后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7.1-2018.1收治的154例产妇,对其开展为其两个月的跟踪调查,并详细记录其相关饮食行为。经调查研究发现,存在43例患者患有產褥期疾病,作为观察组对象。其中,年龄25-41岁,平均年龄(35.1±10.3)岁;另选43名健康无疾病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5.3±10.1)岁。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开展,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相关事项有全面了解,系自愿参与,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存在可比性,P>0.05.(1)纳入标准:依从性好;分娩时无产科并发症患者。(2)排除标准:排除认知及精神障碍;知情不配合患者。

1.2 研究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的产后饮食及营养情况,均开展相同方式的调查。具体调查方式如下:

①产褥疾病发生情况。针对产妇产后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对产妇产褥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记录在案。为患者定期开展常规查体,完善健康档案,保证产褥期疾病情况及文献资料证实。

②KAP调查表。指导患者详细填写KAP调查表。为问卷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采用相同的口述提醒患者填写调查表。在产妇填写调查问卷时,可指导产妇进行填写,但不可代为填写。规范调查问卷信息采集人员的行为,减少外界因素对试验数据的影响。

③饮食调查情况。针对患者膳食情况进行调查,针对产妇饮食内容及频率采用调查表方式进行完善。针对患者每天的饮食行为进行评估,并叮嘱患者每天都要完整填写饮食调查表。待产妇完成饮食调查表后,根据事物的含量及各营养元素的指标,进行计算统计。完成全部调查后,记录相关数值。

④调查质检。此次试验开展过程中,各项调查问卷的填写和调查员口述情况均需要质监部门进行监督。调查过程中,可由一名调查员配备一名质检人员开展调查。试验数据统计过程中,可由两名以上质检部门统计专员全权负责。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组间营养元素摄入情况及KAP评分差异评价结果。

①饮食调查表[2]:采用膳食情况调查问卷为产妇开展饮食调查。调查表包括饮食内容、饮食频率、三餐进食情况。根据产妇饮食所含营养元素及营养元素含量,计算产妇饮食中所含的营养元素含量予以记录。

②KAP评分标准[3]:依照患者产后饮食行为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量表包括个人信息、营养知识、营养行为、饮食态度四部分组成。满分100分,分数越高,饮食行为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所有计量资料通过“_x±s”表示,对比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对比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各项营养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KAP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产妇分娩后,由于大量消耗营养物质,导致产妇免疫力下降,身体机能降低,易引发产褥期疾病。为产妇补充营养元素,有助于促进患者产后康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4]。

产妇产后饮食行为对产褥期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产妇分娩后热量消耗过大,导致身体活动能力受损。而热量作为机体代谢活动的能力,对于产妇的身体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产妇提供身体功能恢复所需要的蛋白质,可有效提高产妇的免疫力,降低产妇患病几率。而钙质可促进产妇骨骼的修复,当产妇生产完成后,由于骨骼收到损害,易造成骨骼疼痛。而钙质的补充可为产妇提供必要的骨骼修复元素,消除产妇骨骼疼痛感。铁元素作为红细胞必要元素,其可避免产妇出现贫血现象。铁元素的补充,使产妇体内血供维持稳定,以便于产妇身体功能的恢复。锌元素的补充可促进伤口愈合,提升人体免疫力,影响大脑生理功能。为产妇提供锌元素,可促进产妇产褥期的恢复。而维生素可保证产妇视力及口腔的恢复,为产妇提供身体所需的元素。故增加产妇产褥期营养,可保证产妇机体的正常活动,提升产妇的免疫力,降低产妇产褥期患病几率。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饮食行为对产褥期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加强产妇产后营养,才能减少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唐海花.孕产期保健宣教对产褥期产妇营养保健知识认知及饮食和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126-127.

[2]魏峰威.对于产妇产褥期营养情况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318-319.

[3]王璐.产妇产后饮食行为对产褥期疾病的影响[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7(2):170.

[4]朱秀彬.286例产妇产褥期骨密度降低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1(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