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朔州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及治理对策

2018-07-11胡润将

山西水利 2018年4期
关键词:朔州市开采量水源

胡润将

(大同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 大同 037000)

1 前言

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全国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作中,朔州市共划定3个地下水开采区,开采区总面积104 km2。地下水具有水量稳定、水质优良、开采便利等优越条件,是朔州市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和对地下水资源认识不足,大量超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量锐减,地下水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到2020年,全国年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m3,基本遏制地下水超采局面。经过对超采区面积的进一步复核,朔州市已形成怀仁县城区地下水超采区、山阴县城区地下水超采区和应县地下水超采区,三个超采区面积分别为111 km2、36 km2、50 km2,其中怀仁县严重超采区的面积为86 km2。

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地下水作为本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2014年朔州市地下水开采量为2.7923亿m3。本次重点调查为盆地平原区,因此只对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进行统计,朔州市盆地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5371亿m3,2014年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实际开采量2.4893亿m3(见表1)。

3 地下水超采区动态分析

控制地下水水位动态的自然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地质结构,非自然因素主要是人工开采、植被破坏等。本次主要对朔州市超采区地下水水位动态进行年内与年际变化分析。

表1 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表

3.1 超采区地下水水位年内动态变化分析

通过对朔州市超采区内鲍堡、王家涧、北辛村3个典型站的2015年地下水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地下水位年内变化主要在4月中旬至5月底、7月中旬至9月底期间,三个站的地下水位一般呈下降趋势,形成地下水位年内动态呈2个“V”字型过程。

影响地下水水位年内动态变化主要因素为:降水量、蒸发量和农业季节性开采等。降水量是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朔州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但雨水补给的滞后效应和夏秋季开采集中等原因,导致7月中旬至9月底期间,水位一般呈下降趋势,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初是水位逐渐回升时期,特别在每年春季解冻后,包气带岩层的解冻水充分补给地下水,且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地下水水位进一步恢复,一般年内高峰出现在3月底4月初。4月初至5月底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农业开采量集中增大,形成了4月中旬至5月底期间地下水位一般呈下降趋势。

3.2 超采区地下水水位年际动态变化分析

选取鲍堡、王家涧、北辛村3个站2000—2015年地下水水位资料,对朔州市3个超采区年际地下水动态进行典型分析:

朔州市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在应县、山阴和怀仁3个县,其年际地下水位动态基本一致:2000—2004年间,全市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大,超采区内地下水位也趋于下降趋势,应县地下水超采区典型站点鲍堡地下水位下降6.44 m,年平均下降速率为1.61 m;山阴城区地下水超采区典型站王家涧地下水位下降1.55 m,年平均下降速为0.39 m;怀仁城区地下水超采区典型站北辛村地下水水位下降3.17 m,年平均下降速率为0.79 m。2004—2015年地下水位较为平稳,稍有波动,主要是因为政府加强了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还有一定的回升,其中,鲍堡站地下水位上升2.24 m;王家涧站地下水位下降0.73 m,年平均下降速率为0.07 m;北辛村站地下水水位下降0.72 m,年平均下降速率为0.07 m。

4 措施及建议

4.1 加快“大水网”工程建设,积极建设替代水源工程

在超采区内,执行“打一填一”原则,不得增加地下水超采区内取水井数量,并逐年削减地下水取水量。

加快“大水网”工程的建设,增大地表水利用率,提高矿坑水利用力度,加大投资污水处理厂建设,积极开发替代水源,用地表水、黄河水、中水置换地下水。对替代水源已经满足开发利用的区域,地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关井压采。

目前,朔州市所辖三个地下水超采区应用万家寨引黄北干线供水工程以及万家寨引黄北干线供水工程实施供水后所置换的桑干河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从而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

4.2 优化水资源配置

“大水网”工程实施后,各级政府用地表水、黄河水、中水置换地下水,而地下水位多年来持续下降,含水层中有巨大的水量调蓄空间,通过合理的措施,将地表余水、集蓄的雨水、拦截的当地洪水以及达标排放的废污水等回灌补给地下含水层,增加地下水的资源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4.3 健全、完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

推进法制建设,完善地下水资源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围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进行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省、市、县、乡、村、用水户”六级总量控制和压采指标体系,开展计量监控,理顺价格体系,完善监督考核。

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要求,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于新建井、更新井均要执行凿井审批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凿井。对于超采区,除生活用井外,其他用井要严格限制,无论新建井、更新井与原有的水井,都要根据情况确定其开采量,并要安装计量器加以监督。

4.4 强化节约用水

强化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大水网”各项工程建设的同时,对当地水资源现况进行分析,提高水源利用水平,推进地下水压采工作。提高污水处理厂建设标准,使处理后的再生水水质标准满足一般工业、城镇景观、农业灌溉的使用标准,从而达到替代地下水资源的目的,实现优水优用、分质供水。加强全民节水教育和节水工程项目建设,政府引导企业采购节水设备,并强制淘汰用水量大的旧设备,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4.5 加强水环境保护

在地下水的直接补给区,应划定保护区,在保护区范围内严禁“三废”排放,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化肥等,保证水源水质不受污染;禁止开山取石、开矿挖煤或其他矿产品、禁止截潜取水、破坏植被等破坏性活动,保证水源水量不受影响。

5 完善地下水超采区动态监测网络系统

地下水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公益性的工作,应改善现在的通讯网络设施,

达到平台专网专线的网络通信的水平,建成数据采集精确、信息传输畅通、成果上报准确的地下水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水文地下水监测系统大数据,全面有效地监测全区地下水超采区动态,为各级领导、各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提供全面的地下水动态信息基础支撑,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策略。

猜你喜欢

朔州市开采量水源
保护水源
再谈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乡高锶天然矿泉水特征与开采量估算
朔州市楹联学会、朔州市诗词学会成立
南水源头清如许
朔州市山阴县:“四种模式”巩固脱贫成果
朔州市朔城区:强化组织 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朔州市科协召开全市科协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
寻找水源
利用统计分析法预测地热水可开采量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新疆石油开采量总额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