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花石的基础知识及鉴赏(四)

2018-07-10张云龙byZhangYunlong

宝藏 2018年6期
关键词:雨花石收藏者玛瑙

文/张云龙 by Zhang Yunlong

五、雨花石的纹

雨花石的纹理就好比人的五官及体形比例,这里说的“纹”不单指雨花石的丝纹,还包括构成画面的“点、线、色块”等成像的纹理要素。纹理清晰、构图精巧是成景、成像的基本要素。例如这枚题名为《听泉观兽图》的雨花石(图1),玛瑙质,石的上部由丝纹营造出云雾缭绕的“仙气”,石的中部绿丝红花从石头中“长”出来,形成茂密的山林,可以想象林中有各种飞禽走兽正在尽情地嬉戏,石的中下部分由丝纹形成的流泉、飞瀑,隐隐有声,构图精巧,意境深远,不愧为一枚极品级雨花石。再如这枚题名为《明月清风》的雨花石(图2),玛瑙质,左上角由白丝纹和白色块形成了皓月和飘动的白云,石的中部和下部白丝纹和黄色似乎在清风徐来中飘动,石的右下方由黄丝纹和黄色块形成了层峦叠嶂的山峦,是一枚可以让人静心养性的珍品级雨花石。

六、雨花石的意境

雨花石的意境是雨花石的灵魂所在,石头的意境犹如人的修养、气质和内涵。一个没有修养和内涵的人,五官再漂亮,衣着再光鲜也算不上一个真正的美人。同样,雨花石的质地再好,色彩再靓丽,外形再完美,但如果意境不美,或没有意境,充其量只能是精品。品雨花石的意境重在一个“悟”字,不同的人对意境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意境美是鉴赏、评定雨花石的核心因素,约占30%以上的权重。例如这枚题名为《三藏惊世》的雨花石(图3),玉髓质,整个画面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唐朝初年,在镇江金山寺的脚下,法明长老见顺江漂流而下的一块木板上躺着一个婴儿,急忙将其救起,取名为“江流儿”。抚养到18岁时,法明长老为他剃发修行,并正式取名为“玄奘”,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西天取经的唐僧。画面上急步奔跑的红衣袈裟长老,正在啼哭挣扎的婴儿,再加上静静流动的江水,画面动静相宜,意境深远,在雨花石中实为难得的极品。再如这枚题名为《水乡之夏》的雨花石(图4),玛瑙质,标准的薄片椭圆形品相,色彩丰富,尤其是黄色和白色的水线,色彩明快,吸人眼球,成景度高,是一幅山水画,堪称美石,但细细品赏,发现它主题不够明确,好像取什么名字都可以,又都不够贴切,意境方面表现不足,就好比一个衣着光鲜、外面靓丽,但胸无点墨、修养不够的人,因此此石只能评定为精品级。

对雨花石“意境”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但是对“意境”美追求的悟性高低,却又依赖于收藏者日积月累的知识素养和自身修养的提高。收藏者对雨花石意境的认识过程,是“心”与“境”的沟通交流过程。不难理解,再美的雨花石放在一个食不果腹而又学识浅薄之人的面前,他能够感悟到石头的意境之美吗?风景类和抽象类雨花石的意境高低评判比象形类的评判,对收藏者的综合素养和文化底蕴的要求更高。象形石讲求的就是神形兼备。例如这枚题名为《少林武僧》的雨花石(图5),玛瑙质,形神俱佳,色彩对比明显,人物大小、位置协调,童叟皆识,雅俗共赏,是雨花石的珍品。再如这枚题名为《澎湖湾的早晨》的雨花石(图6),玛瑙质,色彩靓丽,尤其是有色彩过度,画面布局符合黄金分割理论,下方近景色彩稍深,点缀了一条小舢板的局部,左上方寥寥几笔勾画出海浪冲刷沙滩的痕迹,意境深远,如一幅油画,当属雨花石中的极品。

意境好的雨花石就似一本书,细细品读可启迪人生,明心见性;又像一幅高雅的画,能让人平心静气,赏心悦目。而没有意境的雨花石,尽管色靓、质好、外形规整,初见可能感觉不错,细品却有味同嚼蜡的感觉。因此收藏者应首先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才有可能寻觅到意境深远的雨花石。

猜你喜欢

雨花石收藏者玛瑙
雨花石的文化之旅
孔雀开屏
月光的收藏者
美丽的雨花石
大自然的神奇馈赠——玛瑙天珠
古玉的传统方法与科学技术鉴定的优劣势比较
《伊犁河流域厄鲁特人民间所藏托忒文文献汇集》古籍收藏者索引
奢华万乘国 齐地玛瑙红——齐国玛瑙器艺术欣赏
智取雨花石
玛瑙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