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激发兴趣

2018-07-09林斌

读写算 2018年4期
关键词:兴趣有效性小学数学

林斌

摘 要 在新课标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进而借助紧紧围绕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显著提高。小学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地,怎样立足于新课标的要求深入调查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学者都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性;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013-0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并适应社会的社会有用人才。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不是唯一的目标,应尤为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现代学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和各种手段相结合,按照层层深入的原则,借助长时间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高。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對课堂导入环节予以重视,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有效激发,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是每一位一线教育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有效、愉快的东西和教学内容,引发学强烈的好奇心,只有学生产生了好奇,才能积极探索,立足于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和内容有关的故事、笑话等将新课导入。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汪星人神奇小七动画短片”将新课导入。教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猜一猜是谁?”,然后课件将神奇小七出示出来。神奇小七:“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小七,你们今天想和我一起其寻宝吗?”学生异同同生回答到:“想!”利用学生们熟悉的人物,很快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再安排他们和小七一起出发,在途中遇到了饭桶小汪在为大家分饼,但是大家都不满意,对此问题进行创设:要如何分才可以让两人得到一样多的饼,你们可以帮帮它嘛?一位学生回到:“一人一半,平均分。”教师:“你可以用一个数将一半表示出来嘛?”在学生被问住的时候,也充分激发起了他们的兴趣,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分数,教师还可以对操作情境予以创设:用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纸片,借助折折、涂涂将其他分数创造出来。在这种充满乐趣的教学策略中,学生心情十分愉悦,课堂氛围极为活跃,进而获得最佳化的教学效果。

二、将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施有效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组织教学的有效手段,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对话、互动交流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提问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吸引过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所以,在实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问题进行认真组织,从而让学生掌握思考的主动权,实行有效提问。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将圆形展现在学生面前,组织学生对圆的基本概念进行讨论,对圆各部分的名称、关系和特征进行探索,教师应重点让学习一般或落后的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给以这部分学生充足的展示机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分别将椭圆形、正方形和圆形顺着一条直线滚动,将滚动过程中中心点的痕迹描出来,并尝试着进行分析。教师再让学习优等生进行讲解,使其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让其余学生在成绩好的同学的讲解下充分掌握到圆在滚动的过程中,圆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圆心和定点之间的距离和定长相等的结论,了解圆的各点均匀性。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对提问的适度性予以了注重,换而言之,就是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这样不仅不会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削弱,同时还能使有效教学顺利实现。

三、激活知识积淀,促进自主探究

从新课程理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所有学习都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简单地对书本知识进行传递和复制,也不是被动的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立足于已有的认识结构有意识、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对现阶段的学习内容予以构建。为了将新知识掌握到,必须积累一定的知识,但是拥用之前的知识不代表就肯定能把新知识掌握到。

例如,在教学“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如何得到的?想想可不可以把圆转化成之前学过的圆形,从而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合作交流。最后在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对各组的思维方法予以补充完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借助教师将学生的知识积淀激活,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能够借助之前的经验解决问题,亲自感受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触动学生的心灵,体验到真实的变化和收获。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其机械能探究性学习,尽全力培养学生将一种借助已有知识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想成,学生借助已学知识把新知识和新经验获得。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时间极为短暂,广到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教学方法予以精心设计,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将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立足于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在把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模式予以改革,将课堂教学实效提高。只有广大教师不断努力,积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娜.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方向研究[J].新课程(上),2017(1).

[2]李文玲.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J].吉林教育, 2017(1).

猜你喜欢

兴趣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