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现状

2018-07-08姚慧敏刘伟东

商情 2018年25期
关键词:间歇耐力手段

姚慧敏 刘伟东

【摘要】我国竞技体育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频频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优异成绩的取得源于我国“金字塔”型竞技体育三级训练人才培养体系。由于基层业余体校的训练为打基础阶段,因此身体素质的训练在基层体校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身体素质练习是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以及心理训练的基础,也是决定运动成绩的要素之一,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专项所要求的爆发力,以及速度耐力等都是以好的身体素质为基z}的。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对提高竞技水平,减少运动伤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短跑运动员 身体素质训练现状

一、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一)短跑运动员准备期身体素质训练手段现状

准备期速度训练的最佳距离应选择在30-80米之间,所以这些手段基本符合训练要求,主要发展运动员的最高速度和加速度,为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在准备期打下良好基础。

反应速度练习虽然在跑的过程中,重要程度不如提高运动员位移速度重要,但在起跑环节,最为重要。运动员好的起跑,会为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打下较好的基础,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设计到步长与节奏的练习手段,相对较少,只是单一的对运动员量上进行刺激。

全身爆发力练习主要以快速挺举和抓举为主要手段,目的主要在于锻炼全身的协调用力,在准备期注重全身力量的协调用力练习,使全身的肌肉得到锻炼。短跑是以下肢摆动为主,上肢摆动为辅,下肢的练习主要采取深蹲、橡胶皮带的各种摆动练习。较重的深蹲,运动员无法快速完成训练,导致无法对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进行练习,不利于运动员爆发力的练习。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力量素质对人体运动有极大的影响,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

准备期耐力素质训练中,各种超过专项或者接近专项的训练手段占主要地位,100M间歇跑、60M间歇跑、150M间歇跑。还有各种距离的组合跑,也占到主要方面。灵活的组合各种距离,使运动员在准备期训练过程中不至于太枯燥。

耐力素质是人体的基本身体素质之一,耐力素质在超长跑、中长跑、短距离跑等周期性运动项目中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针对不同的项目,耐力训练的方法不同。

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是影响短跑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速度耐力训练的意义在于推迟后程减速的出现,使最高跑速保持较长距离,使全程的平均速度达到个体的最大值,从而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二)短跑运动员竞赛期身体素质训练手段现状

在竞赛期专项比赛手段占训练手段的主要部分。专项比赛法,是根据各自比赛专项,根据学生竞技水平,进行分组,然后通过以小比赛代练的方式,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在专项比赛法中,要创造良好的比赛氛围,让学生对专项比赛法更加重视,把训练当做正式比赛来对待。在竞赛期训练中,各种姿势的听信起跑练习也占了很大部分,起跑对短跑项目的名次与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各种听信号的起跑练习,训练运动员的反应能力。

在竞赛期的训练,运动员心理压力经历准备期后,疲劳积累。在训练当中参加各种反应性游戏的练习,缓解学生的训练压力,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体会到训练带来的快乐。

在竞赛期,速度的基本训练也不能少,各种距离的加速跑与反复跑,对运动员竞技水平进行维持。

在竞赛期力量训练中,对各种肌肉群的刺激增多,力量的练习手段更加注重身体统一用力的训练方法,对局部的练习手段所占百分比降低。在竞赛期的力量训练,训练负荷不宜过大。

在竞赛期耐力素质练习,以结合专项的耐力素质训练为主,采用专项的距离或者超过专项的距离为宜。100米的运动员采用100米间歇跑或者150米间歇跑。200米专项运动员采用150米间歇跑或300米间歇跑。400米专项运动员采用400米间歇跑。在竞赛期的耐力训练,训练的质量与强度比训练的数量更加重要,训练数量过多,容易导致疲劳积累,在竞赛期中不容易恢复。

(三)短跑运动员过渡期身体素质训练手段现状

过渡期的训练,以缓解运动员环节准备期与竞赛期产生的疲劳为主,采用各种趣味性强的训练手段,采用各种反应性游戏。或采用各种姿势听信号起跑,背身、侧身等各种起跑姿势,为了增加训练的趣味性,让运动员的心情在竞赛期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得到放松。采用负重跑训练手段,采用人背人或者负重沙袋的方法。在过渡期,重点是对运动员心理的调节,为进入下一轮训练做好准备。

在过渡期力量训练手段采用灵活的练习手段,活跃训练的气氛,缓解运动员的压力,采用小强度的训练方法。方法的灵活多变,是过渡期力量训练的特点。

由表可以看出针对上肢的练习手段,较少采用。上下比例不均,会导致运动成绩不理想。在短跑运动中,上肢的摆臂,可以说是跑步的节奏器,上肢摆臂有力,可以更好的促进下肢发挥。所以在今后的训练中,適当加入上肢力量练习也尤为重要。

力量练习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应少量进行,因为青少年运动员由于体格与肌肉发育不完全,发育仍在进行,过早的进行力量练习,不利于青少年身材与力量的发育。所以教练在力量训练中,因根据青少年具体情况而定,对青少年小集群肌肉力量、跳跃力量、上下肢平衡、前后肌群力量平衡等进行着手。

在过渡期耐力训练的方法,采用各种距离的接力,4X 100,4X400或8X100,8X400等各种手段与方法,增加训练的竞技性与趣味性,让运动员在小比赛的过程对耐力素质进行锻炼。

二、建议

(1)短跑运动员在准备期训练方法中,对上肢的训练不足,建议相关教练在准备期力量训练中,增加发展上肢力量的训练手段。下肢深蹲手段过多,减少负荷较重的下肢力量深蹲,改为锻炼运动员爆发力的半蹲练习。

(2)针对短跑运动员在竞赛期训练方法中,训练量过大,且训练手段过多的问题,可以减少训练手段的次数,强调训练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林坷.短跑运动员最大速度的训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

[2]张英波.现代田径运动训练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马立坤.辽宁省基层体校百米跑运动员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Z].2012.

猜你喜欢

间歇耐力手段
《老人与海》读后感
间歇锻炼健身更有效
游戏《穿越小树林》耐力跑教学设计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间歇训练法在提高青少年耐力素质方面的应用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冠心病患者出现窦性停搏1例
倍耐力亚太赛车产品销量六年内增幅达四倍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