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先导作用

2018-07-05寇宗耀

中学理科园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物理教学教学法

寇宗耀

摘 要:物理实验教学是相应物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部分,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起到先导作用。演示类实验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大脑思维以及课堂氛围。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室器材,贴近日常生活,以及适当设置物理悬念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更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演示实验;教学法;物理教学;人才培养

引言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很早就被重视和运用,在《浅谈设计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作者提出物理课程是中学生感觉最难学[ 1 ],一些物理原理抽象难懂并且需要大量的数学公式进行推导,缺乏形象直观的举例,导致学生不容易理解[ 2 ]。因此,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视了逻辑思维的训练,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同时面对现实中严峻的升学压力,教师们往往把物理课堂设置为以知识点讲解和考试题目为主的教学方式。怎样把苦涩难懂的物理理论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教学难点[ 3 ]。不难发现演示类物理实验贴近生活,操作过程简单,实验想象明显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联想,简单的演示实验甚至课下在家中也可以做。通过将物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操作,既能更容易的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关于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方面,很明显实验部分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最容易引起学生大脑的兴奋点。特别是演示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能把物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通过具体直观的物理现象清晰展示在学生面前[ 5 ]。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何对演示实验进行设计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成为目前中学物理教师的疑点和难点。我结合近10年来的教学实际和工作经验,对如何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

1 好的演示实验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所以说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物理规律原理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生活现象的总结概括归纳,并且对现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最终得到一个普遍的规律。实验就是再现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再次体会。所以说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上好实验课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从学习角度来谈,做实验观察实验即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做实验、观察实验从心里学角度来看主要还是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这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们教师采用实验进行教学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初中生对一些直观现象有强烈的兴趣,对实验充满新奇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以兴趣点为引导的演示实验教学,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作用,我用吸管喝饮料或喝奶设计了演示实验,在实验台上准备了很多盒装牛奶,一半奶管与奶盒插口处没有做封闭处理,一半做了封闭处理,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体验看哪一组能喝到奶,这样就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实验中来,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每个人选好自己的组别进行挑战,最終结果显然是挑战密封处理的没有能把奶喝到嘴里,而没有做密封处理的很轻松就喝到牛奶。由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引导,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类似这样的演示实验马上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深刻的印象马上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且挥之不去,接下来他们就会带着这个问题精力集中的投入到学习相关知识过程中。

2 演示类实验教学内容以贴近日常生活为主

演示类实验需要贴近日常生活,与生活有关的实验现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这更符合人类学习新知识过程的认知规律。物理的所有知识点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生活类的演示实验更容易实现和操作,并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具有先天优势。所以生活类演示实验直观、形象、易操作以及容易实现,平时课下时间或者在家中就可以完成。教师通过课上演示实验的示范性操作过程的教学,先行对学生进行指导示范,可以使学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掌握变得更加简单容易,比单纯听老师讲课效果要好得多。因此作为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生活类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的方便性和直观性,不仅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兴奋点,而且会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扩展能力。例如,在讲到光的传播时,为了让学生明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教师需要想办法把光路显示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更直观的认识到光的传播规律。教师可以根据生活经验,用日常用的喷水器在空气中喷洒水蒸汽,光线遇到水雾颗粒会发生反射和散射,从而显示出光线的传播轨迹;还可以通过大一点的透明果冻来显现光路;也可以用茶水来显现光路。选择一种合适的实验现象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直观持久的印象。再例如讲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时,可以简单选取生活中常用的几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分别演示给大家,让学生用眼睛观察和耳朵聆听不同橡皮筋振动所发出的不同声音,通过分类比较和分析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发出,另外,振动的快慢(频率)会影响声音的音色。这些例子都是通过转换思想的方法使振动现象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

3 通过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带着问题学会让学习有的放矢,问题的产生往往会促使大脑思维活跃。问题导向类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好奇心,这对于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比如,老师们同样是在讲解大气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拿一个质量好的茶壶,茶壶里装满水,拿个水槽放在茶壶下方,告诉学生我手中的茶壶是一个“神壶”,它在我手中很听话,让它出水就出水,让它停就停。这样同学们的注意力就都被神奇吸引住了,大脑中马上会产生疑惑,集中精力想这个茶壶是如何神奇。然后给大家演示,学生自然会觉得不可思议,常见的水壶竟然真的在老师手中变得如此听话,学生就会不自主的在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进而就会积极的思考。带着这些新奇的问题进入到新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完成新课任务打下好基础。

初中学生的思维还主要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所以要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使其活跃起来,单凭我们通过语言还是不能很好的起到刺激作用,所以必须借助一定的外物。作为教师,我们通过创设实验情景设置悬念,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实验情景的再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做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探究欲望。最终完成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

结语

实验是我们认识自然规律的捷径,用好实验对于中学物理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实验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物理知识,从而更容易理解相应的物理规律、物理原理;实验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帮助教师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上课开小差,这要比单纯的讲解效果更好。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实验器材的选择尽量多样性,这不局限于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日常身边的物品也可以用来做实验,同时学生课下也完全可以自己找到这些物品自己动手重复课上所做的实验,这样就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作为物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实验知识,只要实验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能说明一定的物理原理,完全可以利用效果较好的实验去代替书本上的实验。另外,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分成小组,让学生单独去操作和体会,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这就符合了当前我们国家新的教育方针。物理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培养懂合作、动手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型人才。而在这其中,关键一步就是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先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晓军. 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 科研, 2016(12):155.

[2] 林香福. 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J]. 中学理科园地, 2017(5):44-45.

[3] 陈宏. 浅谈设计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04(12):12-13.

[4] 边朝峰. 浅谈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 时代教育, 2009(5):198.

[5] 邓艾. 重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 新校园旬刊, 2010(7):117.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物理教学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