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微课 助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2018-07-05林庆丰

中学理科园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中微课信息技术

林庆丰

摘 要:隨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也应运而生。它以其知识表现能力强、短小精悍、灵活性好等优点,深得教育界的好评与推崇。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下,如何利用微课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特性,将微课融入传统教育模式中,作为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个有益补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不为学生和家长所重视。大部分学生仅是在课堂上学习信息技术,课后对信息技术学科是视而不见的。因此,信息技术学科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黎加原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几分钟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 1 ]。而微课的出现,为提高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微课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特性,融入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使之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借以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信息技术学科不论是在教师制作微课能力方面,还是在教学硬件设施方面,都为微课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这思路的执行打开了便捷之门。

1 运用微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微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虽然它的本质仍然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相对于传统的面对纸质教材的自主学习的枯燥无味,微课则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老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在线视频为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2 ]。它是教师精心设计,主题突出的教学内容。教师为主题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运用相关制作软件,制作成视频,而后让学生观看视频,自己去探索钻研,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

例如,在闽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的“Flash作品制作”这一模块中,当教授到“创建路径动画”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制作了“飞翔的小鸟”这个微课。在授课时,笔者借助局域控制软件,将微课发放到学生的桌面上,要求学生边看微课视频,边动手实践。在微课中,笔者设置了一个小鸟在森林里,飞来飞去找虫子的情景。学生在观看微课时,瞬间被微课吸引,想弄明白小鸟怎么会沿着一定的路线飞翔,学习的热情高涨。当学生观看完微课后,他们也弄懂了如何制作路径动画,完成了他们的实践任务。随后,笔者要求学生自己再实践一遍,有问题再观看微课,进一步发现自主学习缺漏,巩固所学技巧。最后,笔者随机抽取若干学生,让他们用教师电脑,面向全班同学演示并讲解他们的操作过程,并由其他学生评判,其借以检验他们学习的成效,结果很是喜人。这样,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 巧用微课,弥补学生学习缺漏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动手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一般采用“讲--练—讲—练”的教学模式,即对某一个操作过程,教师先演示讲解一遍,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这种模式很考验学生的记忆能力,当教师演示操作过程时,学生只看到教师的鼠标在屏幕上上蹿下跳,甚至有时还需要键盘的配合。很多学生老师讲解的时候,都能接受,但到实践操作阶段,就会碰到各种问题。教室瞬时乱成一锅粥,经常是学生对老师的召唤声此起彼伏,教师就如救火队员一样,经常要重复回答部分学生的一些简单问题,疲于奔跑,消耗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却仍然无法顾及所有的学生。此时,如果把微课适时的引入,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去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犹如一名随身“教师”在身边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巧用微课的“可重复性”的特性,将极大弥补这个传统教学的缺陷,避免了过多重复的教学,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闽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的“Flash作品制作”这一模块中,在讲授“制作花朵”这一环节时,对第一个班级授课中,笔者采用传统的“讲--练—讲—练”的教学模式。结果在学生操作实践过程中,许多学生被卡在两个知识点:一是“使用‘选择工具,将鼠标移动到椭圆上端,按住Ctrl键,拖动鼠标,将椭圆变形为花瓣形”,许多学生忘了按住Ctrl键;二是学生忘了如何调出“变形”面板, 致使授课效果不甚理想。在进行课后反思后,笔者立即制作了“制作花朵”的微课。在接下来的几个班级授课时,笔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导,微课为辅助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观看完教师演示操作后,进行自主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把微课发放给他们。让他们在进行操作实践的过程中,碰到问题时,自己查看微课,真正做到“哪里不会点哪里”。经常在授课的过程中,会看到学生观看完微课后,恍然大悟的表情。巧妙应用微课的辅助工具,教师得到了解放,只要在教室里巡视,督促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 细用微课,提升分层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采取分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班级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只有让不同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并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按照教学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制作成微课,从而细化了微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技能水平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微课学习,完成相应层级的学习任务,达到提高分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闽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的“Flash作品制作”这一模块中,当教授到“创建路径动画”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制作了两个基础微课“飞翔的小鸟”和拓展微课“卫星绕月飞行模拟动画”。先让全班的学生一起学习基础课程微课“飞翔的小鸟”,由于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必然有一部分学生先于其他同学,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此时,教师引导他们去自主学习拓展课程微课“卫星绕月飞行模拟动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两个微课教学资源就像两位老师分别为学生提供分层教学。这样,分层教学减缓层次较差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让一些优等生在同样的课堂到学到更多的知识,让不同的学生掌握不同程度知识点,体会成功的乐趣。

4 妙用微课,拓展学生兴趣发展

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多种相关学科比赛,因此学校相应就会招收学生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学习各种相关软件,借以拓展学生的兴趣。相对来说,兴趣小组的学生都比较优秀,自学能力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运用微课开展学生学生兴趣小组活动。笔者在带领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时,经常采用让学生组成小组,自学微课,相互探讨,教师答疑的方式。实践证明,巧妙的利用微课适用于自学及重复性强的特性,将微课应用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中去,进而拓展学生的兴趣发展是可行的。

例如,在全国电脑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我校组织学生参与的项目就有6项,如网页设计、电脑动画、电脑绘画、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3D创意设计(未来智造设计)、微视频(英语数码故事创作),每个项目均使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制作。做作品是学生的任务,但是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并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我校仅有笔者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让笔者一人去讲授这几个软件的使用,显然不可能。于是,笔者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时,会先从网络中获取各个项目的软件教学微课视频,然后召集学生,根据他们的喜好,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软件教学微课视频,参与不同项目的作品创作,而教师则从软件的使用教学中解放出来,参与他们的作品创意的完善,取得不错的成效。

5 创作微课,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制作一个微课要耗费教师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要吃透教材,立足于教材,熟悉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考虑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进行呈现;他们要根据实际需要采集制作微课的素材,从而制作吸引学生的微课;他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借以考虑微课中,教师旁白使用的口吻,语速的快慢,增加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他们必须熟练掌握制作微课的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制作微课的效率。当一个微课创作完成后,教师的专业素养、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微课的创作过程對教师也是一个促进提升的机会,教师是信息技术学科授课根本,教师的能力提升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率也就得到提升。

总之,将微课做为一个辅助工具,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活用微课,让微课有机的与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模式融合,微课将是信息技术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个有益的补充,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微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并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气,稳固所学的学问内容,显著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并默默推动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6.

猜你喜欢

初中微课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