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

2018-07-03钟吉波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0期
关键词:混合材料集料沥青路面

钟吉波

(长顺县城市管理局)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中各个行业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数量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交通压力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有效缓解交通问题,大量的公路工程开始兴建,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了道路分流、车辆限号等方式。其中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当中,沥青路面是其中最常见的路面施工类型,随着沥青路面施工时间的越来越长,很多沥青路路面会产生老化、破损、塌陷等各种病害问题,对城市交通运输和市民的日常出行都形成了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当前的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实施有效改造,其中常用的方式有破碎技术、土工布以及其他方式等,本文就结合了我国贵州省某市政公路沥青路面的改造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沥青路面产生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造方法,对我国以后的公路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1 工程概况

本文所研究的工程选取的是贵州省某市政道路施工为例,公路总长度为680m。在本次道路改造工程中,将四车道拓展为六车道的方式,在之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基础之上,增加了沥青混凝土层,通过这种方式来改造公路状况,进而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平稳、抗震性能较强、噪音比较小、养护维修方便等方面的优势,在对该段公路进行维修过程当中,在扩建段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旧路罩面与扩建段路面。在施工过程当中,对旧路加罩沥青混凝土结构层,使用的是和旧路相同型号的混凝土,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扩建之后的路段和旧路路段保持一致性,防止产生材料强度不同形成了沉降问题[1]。

在该项工程当中,选用的是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复合式的路面建设结构,也就是先进行施工拓宽,然后在运用碎石来进行填充,在C20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土基层拓宽,同时在新建的C30混凝土板面上,将现有的机动车道路在路面上进行开挖工作,在对开挖部分清理彻底之后,在道路跨缝部分使用强度比较高的抗拉防水材料进行铺设,并且在上面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然后铺设上粘性层沥青之后,就形成了施工两层沥青罩面层。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关键技术

2.1 混凝土破碎技术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工程当中,对破碎水泥混凝土原本存在的路面进行改造是其中的关键点,在此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关设计要求,充分保证沥青混凝土后期铺设工作的质量。在正式施工时候,首先需要将施工路段进行封闭,并且在施工期间需要对现场进行形成标志指示,在针对一些大型的公路改造工程方面,还需要增派交通管理人员来进行交通疏导;然后进行混凝土板块的破碎施工中,需要尽可能安排多台镐头机同时进行作业,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破碎板的速度,保证施工进度的平稳程度;在镐头机进行水泥路面破碎施工当中,其中施工控制标准就是将其中的混凝土板块进行彻底的破坏,不能对原本存在的路面基层产生损伤。路面破碎点需要采用梅花桩的方式,在路基破碎之后板块的实际大小不能超过0.04m2。最后要进行镶嵌缝的施工工序,对路面实施最后工序的填补,通常情况下采用4.75~9.50mm的集料来进行嵌缝的填补处理,然后可以进行开放通行两天。同时在施工过程时间范围内,需要尽可能的避免降雨和寒冷天气[2]。

2.2 对透水路面的改造技术

在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工程当中,其中透水路面主要指的是沥青路面在压实之后,路面孔隙率保持在20%左右,可以在混合材料内部形成排水通道的全新沥青混凝土层,其实质上就是一种比较单一性的碎石填充施工,依照挤压原理来形成整体骨架结构,空隙结构在施工开始时候配备沥青混合材料。普通的密集配比沥青混凝土材料主要是为了防止水体病害,通常来讲孔隙率保持在3~5%之间,但是在混合材料的构成方面,排水沥青的混合材料可以保证最大孔隙率的特点,在粗集料的使用上,相比于常用的密集混合材料的运用,在施工总量上更大[3],如表1所示,为透水沥路面与其他路面的性能对比。

表1 透水沥路面与其他路面的性能比较

在对沥青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粗集料相互挤压来提升其强度与抗车辙能力,重点取决于集料石的材质,具体分为坚硬性、颗粒状和棱角性。在本次施工当中,主要选用的辉绿岩碎石填充,规格为10~15mm和5~10mm,根据我国现有的透水沥青混合材料项目,所运用的项目粗集料质量要求,对透水沥青混合材料所使用的粗集料实施了质量控制[4],如表2所示。

表2 粗集料的主要技术指标

2.3 老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

针对一些必须要进行改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方式上,对破碎之后的板块进行彻底的清理之后,对基层当种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然后运用C25混凝土来实施基层修复处理,同时在基层表面上要尽可能的保持平整,同时还需要保证具有一定的横坡上的坡度,然后在进行重新的混凝土板的处理工作,充分保证混凝土板面原本存在的高度,同时针对板面错台病害方面,要是错台的高度差小于5mm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对这种问题进行处理,针对5~10mm的错台经常选用的是切削方式来进行修补,并且针对超过10mm以上的错台选用的地槽填补的方法来进行修复,对接缝部分,使用清缝机的方式,对其中的填补旧料进行清除,同时运用钢丝刷来进行后期的细节清理工作,保证在缝隙内部的参与颗粒彻底清除,最后使用稀释沥青来对缝隙表面进行涂刷,同时在接缝下半部分所使用的泡沫材料来进行最后的填充,通常留下5~10mm的膨胀空间,将已经填补完成的缝隙用烙铁进行找平[5]。

3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改造技术分析和研究,从中可以总结出,在当前的城市化公路建设发展中,在不断的兴建公路工程条件下,还必须要对已经产生病害的沥青路面进行处理,充分保证路面的强度和质量,这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黄文达.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144.

[2]刘佳.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改造方案及技术[J].福建建材,2016(07):108~109+93.

[3]彭健.沥青路面加铺技术在水泥路面改造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Z2):39~41.

[4]孙子荣.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J].科技资讯,2014,12(23):43+45.

[5]谢丽.基于橡胶沥青的旧混凝土路面改造关键技术应用探讨[J].上海公路,2011(02):18~21+12.

猜你喜欢

混合材料集料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研磨功对再生集料性能改善的量化评价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性能研究
铁路机车废机油再生沥青及其混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新型混合材料咀嚼效率测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