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心理轨迹与指导研究

2018-06-29程慧智

考试周刊 2018年54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学前教育

摘 要:通过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撰写的顶岗实习周记为原材料,归纳出其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心理的变化历程,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顶岗实习;心理变化

顶岗实习作为师范生教育实习的主要模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后进入实习单位一线参与教学,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以准教师的身份,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實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综合强化训练,从而形成较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学校为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保持与学生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联络,要求学生按时撰写并提交实习周记,由校内指导教师审核,进行反馈与指导。顶岗实习周记主要记载学生在实习岗位中一周内的学习、生活情况等,实习周记是学生心理状态的晴雨表,也是学校和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连续四年作为校内指导老师审阅批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周记多达几千篇,对学生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通过对学生周记的整理,归纳出学生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历程。

一、 顶岗实习期间心理变化的轨迹

(一) 等待实习:兴奋与忐忑不安

十多年的校园学习生活就要结束,即将迈上实习岗位,学生们对缤纷万千的社会环境会产生难以克服的向往,他们渴望接触社会,顶岗实习为他们提供了机遇和平台,自然会让他们对顶岗实习产生许多期待,从内心深处希望通过实习机会,展示并证明自我,但与憧憬、期待相伴的同时还有些焦虑、忐忑不安,担心自己无法及时融入其中而产生一定的焦虑。“下周就要去实习单位实习了,心中充满期待,但同时也有点害怕,怕自己干不好,不过我相信,到了实习单位我肯定能克服这些困难的,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加油,相信自己。”“终于踏上火车,来到陌生的城市,在一个陌生的幼儿园工作,与陌生的人相处,心里兴奋又忐忑……”

(二) 实习初期:热切与失落

在顶岗实习前学生主要是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为期一到两周的见习活动,也主要是听课,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初步了解教师们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实践过。顶岗实习就不同了,身份由旁观者转变为一名教师,要真正担当起照顾和教育幼儿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一方面担心自己没做好这些事,另一方面又迫切渴望通过实习可以掌握一些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在实习的开始他们都以急切又热情的状态去做事情,很投入,对自己充满信心。“明天就要开始和小朋友见面了,不知道可爱的孩子们会不会喜欢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园长交给的工作任务?”“今天是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心里无比紧张和期待,一大早就来到幼儿园等待,等待小朋友们和家长们的到来。时间过得好慢,真希望快点过来。”这种热切的心情随着在幼儿园工作时间延长而慢慢减弱,而且在工作中一旦遇到问题,如幼儿哭闹,活动开展得不顺利,没立即得到指导老师和家长的好评和关注,加之刚开学是园里最忙的时候,对于刚出校园的他们有点难以适应,难免就会产生失落感,而失落的情绪又常常被幼儿的可爱和纯真驱散,就这样反复着。“感觉实习真的好累,有很多的琐事,忙里忙外的,有时甚至加班到很晚,又不知道如何去上课,不知道如何去跟家长交流……失落感向我不断地涌来。”“早晨,看到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脸,一声声稚嫩的问好,心情一下就被他们带得开心起来。”

(三) 实习中期:磨合与彷徨

经历了实习初期不稳定情绪的波动后,大部分实习生通过与搭班老师、幼儿、家长的接触与磨合,已经能够适应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能比较熟练地开展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并在工作中找到一种存在感,也产生责任感。“在幼儿园上两个多月的班了,已经很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并且也了解了每一位小朋友,感觉很不错。”“以前我在陌生人面前一句话都不敢讲,现在的我,不仅会讲还能大声地说出来,我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不会像以前那样颓废,向目标靠近了一步。”“最近班上请假的小朋友好多呀!上课都没什么激情,宝贝们快点好起来,流感快离开!”

学生在适应幼儿园工作环境,熟悉并掌握工作流程后,主观认识上也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随着与其他教师、家长的接触,了解幼教职业的薪资情况,不断出现的关于幼儿园幼儿意外事故、虐童事件的报道,加之比预期要多的工作强度等,让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压力,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迷茫与彷徨。“当班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每天祈祷千万不要有小朋友磕了碰了的事,最开心的事是我当班的时候一切状况都好。” “每天都跟打仗一样停不下来,觉得工作量与自己的收入完全不成正比,我知道这是实习,但,还是觉得这是一份没有编制就看不到前途的职业。”

(四) 实习结束:憧憬与迷茫

顶岗实习即将结束时,学生又一次进入兴奋状态,兴奋的是一项工作终于如期圆满完成,收获很多,见证自己的成长,可以正式踏进社会,开始另一段新的旅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在实习正式结束时,对于自己的去留等问题困扰着学生,有学生再次陷入迷茫与犹豫,不知何去何从,有学生选择了坚守,留下。“实习就要结束了,作为即将毕业的我,觉得教师这条路会走得很艰难,当教师难,当一名幼儿教师更难了!开始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但似乎又不是那么清楚,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听说有朋友在抱怨这个工作岗位,也有同学已经离开了,相比于刚开始,我觉得自己更耐心更细心了,能胜任工作了,可以带领小朋友们上课、做游戏,很开心,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我会继续坚守这份工作,加油!”

二、 顶岗实习期间心理适应的引导

从学生的顶岗实习周记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实习期间心理的变化,有积极心理,也存在各种心理上的不适,究其原因主要有,有些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素养欠佳,重教育轻保育,开展活动的主动性不强,缺乏与家长沟通技巧,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等。学校方面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有所脱节,实习幼儿园分散在各地,虽有顶岗实习网络指导,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管理起来挺困难,实效性不大。幼儿园方面,有些幼儿园对实习生不太关心,少数幼儿园对实习生苛刻,经常加班到很晚,连周末都不休息,指导老师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参差不齐等。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也涉及教学中对幼儿的影响,要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学校方面须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系统的引导。

(一) 实习前心理预防

学校应将顶岗实习教育管理的时间提前,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有计划地加强学生对幼教岗位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加入专业技能的教学,注重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熟悉实习的内容,开展专业知识强化训练和实习工作预演,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 实习中心理疏导

由责任心强、富有经验的老师定向指导学生的实习,通过与学生各种方式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调整好在实习过程中的情绪,指导学生学会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对心理上存在不适应问题的学生,学校要与幼儿园做好协商工作,做好学生和幼儿园、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沟通,积极关注,努力倾听学生的心声,以缓解学生在顶岗实习时产生的职场压力。

(三) 实习后心理调整

顶岗实习结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进行职业规划的很好时机,然而,多数学校却忽略了这一时机的教育,实习结束学生匆匆回校领取毕业证带着迷茫和不舍各奔东西了。顶岗实习虽然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职场素养,缩短毕业后正式投身职场的适应期,但顶岗实习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学生正式迈向社会,进入职场的开始,因此,学校应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召开毕业生座谈会,进行团体咨询,帮助他们理性地调整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5(11).

[2]常经营.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状态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3]曾姗,李斐,闫志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与对策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6(3).

作者简介:

程慧智,江西省鹰潭市,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学前教育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实效性探究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