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特点与优化教学策略

2018-06-29姜其贺

考试周刊 2018年54期
关键词:教学特点高中体育体育运动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身体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体育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体育教师必须肩负起这一重要责任,能够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关注学生健康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特色,就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趣味教学,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本文简要分析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特点,以及具体的优化教学策略,希冀促进高中体育教学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特点;学习兴趣;体育运动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今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也应当有健魄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体育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在新时期教学下开展素质教育,已经引起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如何优化教学策略:

二、 高中体育教学特点

(一) 高中体育教学的任务方面

高中体育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与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竞争意识,并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提高综合能力。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侧重田径。田径能够使学生在走跑跳动作中,实现从未体验过的速度与高度,能够感受身体和心理活动带来的满足感。体操也是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由于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在高中一年级时,大多数是采用田径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在高中二年级阶段开展体操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在三年级阶段主要开展球类运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在不同教学阶段开展不同的教学方针,充分体验出体育教学的系统性与针对性。

(二) 高中体育教学有较强的专业取向

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锻炼身体和竞技排名为教学目的,让大多数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为目标,充分培养学生优雅地坐立行走等基本姿势,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展示自己的美的姿态,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健美与瑜伽体育课程,能够塑造学生的美好仪态,并通过悠缓音乐的熏陶,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能够全身放松塑造心灵美。

三、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完善,开展体育课程能够使学生增强身体素质,能够在体育活动的影响下缓解身心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课程在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下,重视外显技能的发展,并着重提高体能与运动技巧,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下,学生盲目的追求外在的身体发展,或者是客观的身体发展,却忽略了内心经验,对体育运动的察觉,以及实施身心动作的具体细节。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多数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与地位难以得到重视。

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上,部分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抓尖子运动选手而忽略对全体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部分学校领导也将体育比赛成绩当成评价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指标,所以在培养运动选手上投掷过多的精力,但是却忽略了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培养。再加之高中体育项目,教学内容重复严重,主要是竞技类运动项目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会感到体育课程枯燥乏味,难以开展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久而久之,便使得学生丧失运动兴趣。甚至部分体育教师思维观念仍然停留在强制命令式与灌填式阶段,忽略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却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课堂上开展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个体差异以及生理差异,此种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不仅难以提高学习兴趣,甚至是一种压力。

四、 优化高中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 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动机,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由于学生男女性别不同,所接受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承受力度也有所不同。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对于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学生,能够认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开展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对于想輕微运动缓解疲劳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通过趣味运动,有助于缓解身心疲劳,放松身心。通过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体育教师掌握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能够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正确的运动。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愉快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当创建平等、和谐、互助式师生关系,能够关心并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真诚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分担学生的忧愁,也能够分享学生的快乐,能够以真挚的爱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隔阂。通过推心置腹的交流,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能够形成教学共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够为学生设立相配套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愉快的运动。

(三) 坚持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

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状况进行趣味教学,由于学生受到高考的压力,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身心俱疲,所以进行趣味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缓解身心疲劳,增强体质。教师应当加强体育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展游戏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身体得到锻炼。开展游戏教学中,能够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全面发挥体育游戏教学的育人功能,教师应当合理的选择体育游戏,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与锻炼,能够加强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活动,并接受品德教育。

(四) 增强体育师资力量,创造体育课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学校都面临着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为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通过开展定期培训,有助于体育教师更新思维观念,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并积极引入青年教师。通过加大业务培训与思想道德教育,能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通过开展科学理论讲座,老体育教师做示范报告,能够促使新聘入的教师思想不断提高,能够深刻的领会体育教师的地位与重要性,树立体育教学自信心。增加体育师资力量,创造体育课程开展的人力支撑,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能够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可以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多层次的培训方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有助于增强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改善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五) 建立并健全体育评价机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高中教学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与学生应当共同构建体育评价机制,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将体育教学近期的显性效应作为教学重点,并充分考虑体育教学的长期隐形效应。教师通过鼓励与表扬,使学生能够努力学习体育知识,并增强体育锻炼使学生树立体育运动自信心。在新形势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或者是小组互评,通过多元评价机制的结合,使得体育评价更具科学性与客观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使高中体育教学评价变得公正、公平。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情况进行有序以此,通过加强趣味性教学与教育目标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体育活动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发展,以此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教师也应当创新发展体育教学方式,加大对于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动态,以此调整教学方针,促使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世宏,左心迪.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6(01).

[2]张新喜,王法金.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26).

[3]张雨时,李文慧.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

[4]张德洪.新课改下高中體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3(01):49-50.

作者简介:

姜其贺,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特点高中体育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探究高校英语类课程教学特点及慕课的设计理念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呆呆和朵朵(13)
论韩国大企业的汉语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