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8-06-29王维舫

考试周刊 2018年54期
关键词:原则情境方法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数学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目前很多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严重的厌学心理,觉得数学学科较为枯燥无味,所以教师要善于创建优秀的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并且培养优秀的数学素养,做到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有效问题教学情境能够借助充满趣味、生动的授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理论和实际充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关键词:情境;原则;方法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 有效问题情境设定的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

在数学有效问题教学情境中首先要遵循针对性原则,让学生能够通过情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根本发现数学问题,充分了解本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设定问题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习任务、教学内容来完成,如果问题教学情境不具备针对性原则,那么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并且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自己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二) 趣味性原则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设定一定要具备趣味性原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去。小学生往往容易被一些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在设定问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素材,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动脑去思考,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 参与性原则

学生只有全身心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学生不能只是对一些数学知识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而不是只是顺着教师的思路去解答问题,学生只有切身地参与进去,动手又动脑,才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课堂。

(四) 挑战性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教学情境的设定一定要具备挑战性原则,因为学生容易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挑战精神,让学生在面对难题的时候能够迎刃而解。学生往往会把自己想象成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有正确的解题思路,明白数学原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问题,能够存在認知冲突,面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五) 层次性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中要遵循相应的层次性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分成各个小组,然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来选取相应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

二、 设定优秀问题教学情境的方法

(一) 开展生活化问题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创建优秀的生活化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时候,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三角形,还不是很了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用实际生活案例,红领巾就是三角形,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红领巾去学习三角形,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把复杂的抽象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具体化。

(二) 在问题教学情境中融入实践环节

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问题教学情境中要融入相应的实践环节,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去动手探索相对应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的纸片,让学生通过制作平行四边形加深对图形的记忆,从而引导学生去求解四边形。

(三) 通过游戏开展问题教学情境

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的事物有较强的兴趣,并且学生比较好动,所以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中融入游戏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游戏期间更能够提高参与数学课堂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并且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记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分苹果,有6个苹果,分给三个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刻记忆除法口诀。并且教师要善于让学生通过认知冲突来理解教学内容,只有培养学生去质疑的自信心,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教师也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势来展示数学题,例如在学习“0”的时候,可以讲述小兔子去拔萝卜,由于它没有力气一个都没有拔到,那么小兔子拔到了几个萝卜?从而引导学生学习“0”这个数字。

三、 总结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14(18).

[2]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云南教育,2007(03).

作者简介:

王维舫,吉林省榆树市,榆树市城发乡李合太平小学。

猜你喜欢

原则情境方法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护患情境会话
可能是方法不对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用对方法才能瘦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