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6-29戴宽强

考试周刊 2018年54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摘 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技校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此,对其进行一番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本文以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教学体系、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开展教学、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考评体系五个角度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举例做出了相应的说明和阐释。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利用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技校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劳动技术人才,现代学徒制就是实现其教育目的的良好途径,其可以使企业介入到教学之中,通过开展深度合作,将学校和企业以师傅的形式联系起来,让教师和师傅合作培养学生的技能,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下面以某技校机械专业为例做出介绍。

一、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招生计划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涉及学校和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其招生工作也是需要受到高度关注的。某技校按照“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原则为本校机械专业与所在地区机械行业协会内的机械加工企业开展教学合作,同时聘请了在学校和企业内具备一定决策权和话语权的管理人员作为招生人员,这样既保证了双方在招生中的话语权,又可以为双方未来更好更长远的开展培训合作打下良好基础。招生小组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企业和学校的领导组成,主要负责管理工作,另一部分由具体招生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招生工作的落实。为了保证企业具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技校派遣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开展调研工作,并结合有关招生制度来拟定相应的招生形式,从而将进入企业学生的学徒身份进行确认,这样可以使校企之间的责任做到明确。学校和企业还专门为招生开展了相应的研讨会,并邀请企业来到学校进行面试,从中挑选合适的学生进入机械生产加工企业开始成为学徒。并对招生和培养过程中发生过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证招生工作乃至培养工作可以得到顺利进行。

二、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和实施的,其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和企业必须要对人才培养方案加以重视,双方要共同将方案制定好,以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获得企业的认同,制定培养方案时企业和学校相互之间都对在开展学徒培养模式时的需求做了一番了解,这让学校了解到合作企业的行业标准和岗位实际需求,并针对此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而企业也对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和学生能力水平方面做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并有针对性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制定,从而确保了培养方案可以达到科学、合理和可行。

三、 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教學体系

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为企业做出服务和取得良好的后续发展,某技校机械专业还根据机械加工操作岗位设置的要求,与企业共同构建了一条合适的教学体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导入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传承等内容,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同时,学校还和企业联手开发了实践性极强的教学课程和教材,教材以行业内实际岗位、工种和职业内容为标准确定了学徒培养的具体教学任务。教科书还将一个大的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并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做好课程安排工作,从而将相应的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纳入课程之中,实现了课程与岗位的对接。从而为学校和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开展教学

为了加强现代学徒制班级教学的教学制度建设,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双方都满意的人才,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了教学工作。在学校,老师给学生传授机械专业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整个专业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基础训练,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熟悉工作环境。而企业则负责让学生深入了解岗位要求,熟悉工作流程,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校和企业的交叉影响下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在进入到职场之后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学校为了提升企业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的参与度,还与企业在开展合作前签订了一份利益保障协议,协议不但规定了双方在教学中的责任和义务,还规定了校企双方在合作收益上的划分问题,从而达到了让开展合作既能为企业带来不菲的收益,又能为学校培养出优秀人才的良好效果,为双方实现了双赢。

五、 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考评体系

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技校还在传统学校考评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保证合作企业利益的考评标准,使两者形成一个完整的考评体系,为了和企业共同构建考评体系,学校改变了之前的单一评价模式,加入一些与企业相关的教学评价内容,保证了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到考评体系之中。考评体系的建设主要包含了学生在学业成绩、企业实践和职业技能三个层面上的表现,其表现的评价由学校、企业、学生本身和学生家长四方来共同作出。这样考评体系就集教学、鉴定和生产于一身,确保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可以得到稳步提升。从而加以改进来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六、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从各个角度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合理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取得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从而使其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的良好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职业教育之中,为我国职业教育水平实现更好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志平.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7(04):76-79.

[2]李进.现代学徒制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0):170-171.

作者简介:

戴宽强,高级讲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