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8-06-28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躯体胃肠功能胆囊

淡 莉

(陕西省丹凤县医院,陕西 丹凤 726200)

胆囊结石是肝胆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多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1]。该手术是一种有创手术,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切口感染、渗血等并发症,进而影响其接受手术的效果[2-3]。因此,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探讨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某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108例胆囊结石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其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5.61±6.83)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3例;其年龄为21~68岁,平均年龄为(45.58±6.7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这些患者的围手术期,均对其进行病情监测、饮食护理、肢体按摩等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进行综合护理的方法是:1)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协助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认真查阅患者的病例资料,了解其既往病史、合并症、机体的营养状况等情况。为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在手术前的8~12 h要禁食,在手术前的4~6 h要禁饮,在手术的前1 d不要食用可引起腹胀的食物。为患者清洁脐部周围的皮肤,使用浓度为0.5%的碘伏溶液对其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遵医嘱为患者灌肠,清除其胃内容物。2)术中护理。协助医生为其做手术操作孔。操作孔建立成功后,为患者取头高足低位,使其身体向左倾斜10°~15°,充分暴露其胆囊三角区。在靠近穿刺部位的区域选择体毛少、肌肉丰富、血运丰富的皮肤表面贴上电凝器的负极板。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关注其手术的进展,为医生快速准确传递相应的手术器械。同时,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冲洗液浸湿其衣物。注意观察监视器的画面,随时调整光源的亮度及影像系统,保持监视器上手术视野的清晰。3)术后护理。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为其合理摆放体位。待患者完全清醒、其血压及脉搏等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后为其取半卧位。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遵医嘱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妥善固定其引流管,保持其引流管的通畅。定期观察患者腹部体征的变化情况,注意观察其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注意保持其切口敷料的干燥、清洁,随时为其更换敷料,遵医嘱对其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4)预防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其肠道的蠕动,防止其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关注患者穿刺部位的皮下是否出现捻发音,以判断其是否出现皮下气肿的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轻微的皮下气肿,应告知其皮下气肿可在几天之内自行消退。患者纵隔内的压力若明显升高,且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纵隔切开引流术。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其是否出现腹部疼痛、腹肌紧张的症状,并观察其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患者若出现腹部疼痛、腹肌紧张的症状,在其引流管中有胆汁流出,说明其出现了胆瘘的并发症。这时患者引流管中引流出的胆汁若较少,其胆瘘可能自行愈合。在1周内,患者引流管中引流出的胆汁若逐渐增多,护理人员应协助其取半卧位,以防胆汁聚积在其纵隔下,使其纵隔下发生感染。告知患者要禁食,遵医嘱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应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1.3 观察指标及对治护效果的评定标准

1)记录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毕至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2)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两组患者接受治护前后的生存质量。该量表中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精神健康五项内容。每项内容的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该项内容对应的情况越好。3)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毕至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观察组患者术毕至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住院的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毕至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d , )

表1 两组患者术毕至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d , )

9.86±2.85 3.374<0.001组别 术毕至胃肠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 住院的平均时间观察组 2.04±0.56 6.11±2.53对照组t值P值3.18±0.83 8.367<0.001

2.2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护前后其生存质量的比较

在接受治护前,两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护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护前后其生存质量的比较(分, )

表2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护前后其生存质量的比较(分, )

组别 时间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躯体疼痛 精神健康 生命活力 总体健康观察组 治护前 55.17±8.24 60.28±9.29 58.31±7.82 56.29±10.50 58.37±8.48 55.25±8.17对照组 治护后治护前治护后70.53±8.55 55.25±8.31 60.59±8.66 79.86±8.68 54.89±8.30 68.91±8.52 73.54±10.77 60.81±9.63 68.32±10.25 78.93±8.54 58.35±7.97 64.26±8.68 78.91±12.22 56.34±10.63 62.15±12.16 79.89±8.90 58.51±8.53 62.12±8.74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上常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该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较小,可有效地缩短其住院的时间。为了确保胆囊结石患者接受手术的效果,在围手术期,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在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时,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大大地提高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舒适度和手术前后的安全性,确保了患者接受手术的效果。

总之,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1] 李海宁.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围术期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22):5048-5049.

[2] 何君,罗艳丽.电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系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96-98.

[3] 许仕琴.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护理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6):1539-1540.

猜你喜欢

躯体胃肠功能胆囊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现在干什么?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搬家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