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手术后的胸外科重症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对其呼吸功能的影响

2018-06-28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胸外科步行比值

吴 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胸科医院,上海 200000)

胸外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危重,且普遍存在呼吸功能受损的情况。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结束后,如何有效地改善此类患者的呼吸功能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相关的研究表明,对手术后的胸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呼吸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对手术后的胸外科重症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对其呼吸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胸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胸外科重症患者。其中,排除合并有意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患者[1]。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在A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0例和19例;其年龄为30~75岁,平均年龄为(58.79±3.41)岁;其中,有进行肺癌手术的患者21例,有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1例,有进行胸外伤手术的患者7例。在B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1例和18例;其年龄为32~76岁,平均年龄为(59.64±3.83)岁;其中,有进行肺癌手术的患者20例,有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1例,有进行胸外伤手术的患者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其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遵医嘱为患者用药,同时加强对其进行排痰护理、饮食护理和环境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法是:1)进行体位护理。术后,在患者未清醒时,使其保持去枕平卧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将床头抬高30°,以防其发生误吸。待患者清醒后,协助其保持半卧位,以减轻其肺部充血和水肿的症状,使其膈肌下降,促进其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从而增加其肺活量。2)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在患者清醒后,详细向其介绍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其术后进行气道管理和呼吸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同时,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告知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对其进行必要心理疏导,给予其安慰和鼓励,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3)进行呼吸道护理。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咳痰,以防其发生肺不张。在患者咳痰时,护理人员可轻拍其背部,以帮助其排痰。定期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雾化湿润,以便于痰液的排出。在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雾化湿润时,要将吸入气体的温度保持在35℃左右。对于无法自主排痰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使用吸痰器为其吸痰(吸痰时的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其呼吸道)。4)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从术后第2 d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方法是:告知患者在吸气时要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在呼气时要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并保持胸部不动。从术后第4 d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唇式呼吸训练,方法是:协助患者保持半坐卧位,让其用鼻子缓慢地吸气,并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告知其在吸气后不要急于将气体呼出,在屏气片刻后再进行呼气。指导患者每天进行2~4次的腹式呼吸训练和唇式呼吸训练。5)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注意保持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每隔30 min左右挤压1次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发生堵塞。告知患者在翻身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出现受压、扭曲、脱出等情况。注意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比值及6 min步行的距离。FEV1和FEV1/FVC的比值越大、6 min步行的距离越远,表示患者的呼吸功能越佳。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此问卷包括操作技能、安全管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四项评价指标,每项指标的分值均为0~25分,满分为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护理越满意[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FEV1、FEV1/FVC的比值及6min步行的距离

接受护理后,B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C的比值均大于A组患者(P<0.05),其6 min步行的距离长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FEV1、FEV1/FVC的比值及6 min步行的距离( )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FEV1、FEV1/FVC的比值及6 min步行的距离( )

注:*与A组相比,P<0.05。

组别 FEV1(L) FEV1/FVC的比值 6 min步行的距离(m)B 组(n=50) 66.34±8.55* 0.65±0.10* 343.68±34.49*A 组(n=50) 58.93±7.86 0.58±0.08 304.82±30.66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

B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分, )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分, )

注:*与A组相比,P<0.05。

组别 操作技能 安全管理 服务态度 服务质量 总分B 组(n=39) 23.52±0.56 22.56±0.87 23.69±0.14 22.14±0.57 91.14±1.83*A 组(n=39) 20.05±0.09 19.33±0.63 19.26±0.42 20.34±0.49 79.57±1.56

3 讨论

胸外科的重症患者普遍存在呼吸功能受损的情况,加之受到手术的创伤,因此其呼吸功能可明显下降,易在手术后发生二氧化碳潴留。相关的研究表明,在此类患者进行手术后,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呼吸功能,缩短其术后康复的进程。个性化康复护理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护理模式。在本文中,笔者及其团队对39例手术后的胸外科重症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与徐雪峰[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手术后的胸外科重症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其呼吸功能,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1] 陈亚红.细致化护理应用于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9):165.

[2] 冯凌云.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6):130-131.

[3] 徐雪峰.综合护理管理在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190-192.

猜你喜欢

胸外科步行比值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从步行到奔跑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