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外科疾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

2018-06-28李自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经脐单孔肝胆

李自刚,黄 君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 宜宾 644000)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该手术选择在患者的脐部做操作孔,使手术瘢痕与其脐部的天然瘢痕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无痕的效果[1]。而且,该手术对患者腹腔内腔道及管壁的损害较小,故可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缩短其康复的时间[2]。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以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40例肝胆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这类疾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肝胆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这140例患者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均不存在心、肾、肺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病变,也无上腹部手术史。将这14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7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42例;其年龄为21~64岁,平均年龄为(38.26±3.04)岁;其中,有30例胆囊结石患者,有16例胆囊息肉患者,有24例肝囊肿患者。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41例;其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38.82±3.47)岁;其中,有32例胆囊结石患者,有15例胆囊息肉患者,有23例肝囊肿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三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即在其脐部下缘1 cm处、反麦氏点处、脐部与耻骨联合处的中点各做一个切口,将这三个切口依次作为进镜孔(经该孔建立压力为12~15 mmHg的气腹)、主操作孔和辅助操作孔。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为:在患者的脐部做一个长约2 cm的横切口,将其作为主操作孔和进镜孔。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其腹壁做3个长约5 mm的切口,经这3个切口插入Trocar、建立气腹(压力为12~15 mmHg)。在完成上述的操作后,根据两组患者疾病的类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对肝囊肿患者进行治疗。1)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为:在腹腔镜的引导下,离断、夹闭患者的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患者胆囊的体积若过大,可将其胆囊移至其腹壁的切口处,切开其胆囊,用吸引器吸出胆囊内的胆汁或夹出结石,待胆囊塌陷后,再将胆囊取出其体外,然后在其腹壁的切口上粘贴无菌敷贴。2)进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方法为: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在患者的囊肿位于肝表面最浅的区域做一个小切口,用吸引器吸出囊液,并切除部分囊壁进行切片检查。在确定患者的囊肿非癌性组织后,用超声刀切开其囊壁、吸净囊液,同时观察其是否存在胆漏,然后用超声刀或生物胶闭合胆漏。患者肝囊肿的囊腔若较大,也可使用大网膜进行填充。术后在患者腹壁的切口处粘贴无菌敷贴。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和术后首日切口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程度进行评估。该评分法的总分为1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切口疼痛的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观察组的70例患者中,有2例胆囊结石患者因存在严重的局部粘连,转行传统的三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其余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相比,P>0.05。不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较短,其术后首日的VAS评分较低,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 )

组别 术中的出血量(ml) 手术持续的时间(min) 术毕至排气的时间(h) 术后首日的VAS评分(分)术后住院的时间(d)观察组 9.4±2.8 43.4±9.6 19.8±3.9 2.4±0.9 2.5±0.8对照组 9.8±1.9 42.8±11.4 19.7±4.6 2.9±0.5 2.9±0.7 t值 0.326 0.211 0.102 3.288 3.16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腹腔镜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微创治疗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包括肝胆疾病在内的多种外科疾病的治疗中。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助于其快速恢复,还能满足其对美观的需求[3]。

1987年,Mouret医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如今,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已发展得非常成熟[4]。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腹腔镜手术。该手术在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其伤口的美观度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与采用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外科疾病相比,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外科疾病具有两方面的优势:1)该手术将操作孔集中在患者的脐部,手术所产生的瘢痕会被其脐部皮肤的褶皱所覆盖,可达到无痕的效果,不会对其腹部的美观产生任何的影响[5]。2)该手术以患者的脐部为入路,有效地减轻了手术操作对其腹腔内正常腔道及管壁的损害,进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其腹腔感染的发生率。这对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加快其康复的速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6]。

在本次研究中,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对该医院收治的140例肝胆外科疾病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三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相比,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首日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外科疾病可有效地减轻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感,缩短其住院的时间。

综上所述,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外科疾病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且不会在患者的腹壁留下瘢痕,有利于保证其腹部的美观。不过,对于局部粘连严重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来说,仍应使用传统的三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1] 欧阳才国,薛瑞华,许大彬,等.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1):817-819.

[2] 唐建中,孙志为,莫一我,等.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肝胆脾外科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18):2132-2133.

[3] 李毅,张伟,李敏,等.冲吸钝性解剖法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运用体会[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10):844-845.

[4] 赵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5):513-515.

[5] 刘乾,潘明新.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胆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3):304-308.

[6] 胡仁健,秦红军,程刚,等.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6):505-507.

猜你喜欢

经脐单孔肝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