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效果探究

2018-06-28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肠系膜结肠癌结肠

谢 强

(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重庆 409600)

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在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及男性肥胖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该病患者在患病的早期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在患病的中晚期,患者可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腹痛、排黏液便或黏血便、低热、乏力、消瘦及下肢水肿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2]。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均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且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有12例(占40%)和18例(占60%);其年龄为50~66岁,平均年龄为(58.36±3.32)岁。在观察组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有13例(占43.33%)和17例(占56.67%);其年龄为48~68岁,平均年龄为(58.74±3.5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和常规的消毒、铺巾,协助其保持仰卧位。在其腹部做一个切口,切开其皮肤、皮下组织和腹膜。游离覆盖在十二指肠、胰头、结肠上的筋膜和系膜(在此过程中避免损坏筋膜),充分显露结肠系膜上的动脉和静脉。高位结扎患者结肠的动脉、静脉、动静脉分支及回结肠动静脉。完整地切除患者病变结肠的肠系膜,对其肿瘤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清扫完成后,将患者发生病变的结肠彻底切除。最后对患者结肠的断端进行吻合处理,为其放置引流管,冲洗其腹腔,缝合其手术切口[3-4]。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和常规的消毒、铺巾,协助其保持仰卧位。在其腹部做一个切口,切开其皮肤、皮下组织和腹膜。将患者发生病变的结肠切除,保证切除结肠的远端及近端与肿瘤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10 cm。之后对患者肿瘤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清扫完成后,对患者结肠的断端进行吻合处理,为其放置引流管,冲洗其腹腔,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的个数、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术毕至排便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其病情复发的情况。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的个数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术毕至排便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

组别 例数 手术持续的时间(min) 术中清扫淋巴结的个数(个) 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h)术毕至排便的时间(h)术后住院的时间(d)观察组 30 160.12±10.52 25.71±8.31 2.92±0.73 4.82±0.53 12.52±1.42对照组 30 161.24±9.87 16.81±7.65 4.71±1.21 6.42±0.73 18.52±4.61 t值 0.18 3.31 4.12 4.85 5.4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其肿瘤的复发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67%(5/3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67%(8/3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肿瘤的复发率为6.67%(2/30),对照组患者肿瘤的复发率为16.67%(5/3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该病好发于人体直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该病在中年男性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研究表明,结肠癌可沿着患者肠管的纵径向上、向下生长,或向肠壁的深层浸润,或向腹腔内扩散和转移。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手段。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该病。但临床实践证实,采用此术式治疗结肠癌具有一定的缺点,如术中清扫淋巴结不够彻底,易导致患者的病情复发等。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具有以下优点:1)能将患者的结肠系膜完整地切除,从而有利于防止肿瘤扩散和转移。2)通过结扎患者结肠的动脉、静脉、动静脉分支及回结肠动静脉,能最大程度地清扫其肿瘤周围的淋巴结。3)通过切除患者的全结肠系膜,能使医生的手术视野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有利于进行各项手术操作,避免损伤到患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5]。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具有术中清扫淋巴结彻底、术后患者的身体恢复快、并发症少及病情的复发率低等优点。

[1] 刘剑.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5):475-478.

[2] 黄建国,刘乃青,丁元升,等.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3):185-188.

[3] 陈楷,吴祖光,李志旺.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治疗右半结肠癌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3):280-281.

[4] 邓鹏,梁廷华,丰文学.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癌症进展,2016,14(3):248-250.

[5] 万忠博.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11):40,42.

猜你喜欢

肠系膜结肠癌结肠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