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

2018-06-26庞婕妤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创客教育

庞婕妤

摘 要:创客教育,是近些年来流入我国的新型教育概念。其独特的自由创造、跨学科性、团队合作式学习,以及资源共享性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新星。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环境下,创客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框架构筑上的研究。分别从三个角度展开分析,即创客教育的时代背景、创客教育的内涵、创客教育课程开发的通用框架。从教育的根本出发发掘其内涵,在国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配合我国国情进行畅想,从而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全身心、多维度健康教育与发展,实现文化创新、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创客教育;创客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4B-0089-02

现在的社会,总会有这么一种趋势:那就是当公众觉得某一职业将会在未来主导社会大方向的走向,就会立即兴起一种以此学科或职业为基础的热潮或教育方式。创客教育也是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发展起来的,在时代科技的迅速推动下,创客教育的开展已是必然趋势。

一、创客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全球创客运动的推动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开源硬件(Arduino,Tree poisoning,Pcduino等)和设计软件(Scratch,APP Inventor等)数字技术的逐渐普及,让普通大众都有机会成为创客。他们是一群热衷于利用技术将创意设计变为现实的人,并乐于与其他人分享成果。“创客”一词首次出现在《连线》杂志前编辑克里斯·安德森的书中,《创客:新工业革命》总结概括了创客运动的特征:(1)数字DIY;(2)愿意分享合作;(3)自由设计和制造。

创客的逐渐规模化也为创客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创客运动起源于美国,《创客》杂志于2006年在圣马特奥县举办了首届Maker Faire,并且是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创客制造活动,对Maker有兴趣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发明家、DIY玩家、普通人都可以在这个大平台上学习、分享。从2012年到2016年,创客运动在全球举办了数百场活动,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

(二)国家教育政策的驱动

2015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观柴火创客空间时评价说:“创客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创客”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教育部办公室发布了“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大众创作空间的建设,学校应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如STEAM教育,将创新思维培训的跨学科和创客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国家发出呼吁: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估教育有效性的标准是社会是否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完成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一个新的概念诞生了,创客教育开启了人才培养窗口,并将创客教育引入日常教育。然而,普惠式非精英创客教育离不开创客教育课程的支持。

二、创客教育的内涵

儿童在没有接触到社会与校园的这一时期,是思维最跳跃与充满自然活力的时期,他们喜欢在纸上绘画,用橡皮泥捏出各种形状,以及用积木搭建各式建筑等。但是,自从他们进入了学校,学校教育使孩子们的思维变得越来越僵化,大量的考试、测验与家庭作业,导致了学生对知识只会死记硬背,而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却逐渐丧失。

创客教育并不是额外的教育方式,也不是要给孩子们增加像辅导班一样的附加课程。创客教育并不是孤立于知识教育之外的,创客教育注重知识结构乃至教师授课等方面的调整,不只是教育课程改变的问题,更是教育思维的变革。创客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思维主体地位和价值,致力于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奴隶”变成主宰知识的“主人”。总之,创客教育贯穿于各个学科之中,能够充分挖掘各学科资源,如信息技术、劳技课、综合实践课等,注重学科之间的沟通,不需要附加额外的课程,更不会在新兴教育课程的幌子下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创客教育也绝不是特定学科的专利,其形式非常多样,从结果上看,有与科学探究、技术革新、文化传播等相关的创客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它是在掌握基本知识技术的同时,通过实际实践和创造激活知识,使学、思、享进行有机统一;从创客教育包含的方向来看,有物质主义和精神生活不同的创客教育;按照其涉及的课程来划分,有基于语言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劳技实践课、活动课等的创客教育。透过现象看本质,创客教育其实是一套系统的教育理念,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客精神与素养的全能人才。总之,创客教育理念的内涵是实践、创造、创新、合作、分享。

三、创客教育课程开发的通用框架

创客教育课程作为新式教育体系,需要一种新型模具学习框架进行支撑。

本文基于對创客教育的认识以及教育课程的开发经验,组建出了可以使用的创客教育课程框架雏形。重点是要素设计:探究内容、项目活动、媒体网络信息、可实现平台以及评价标准。

1.探究内容。探究内容是学习知识的核心。不管什么类型的课程研究,都是以展示一个知识点为目的而存在的。探究内容是创客教育课程的首要主导因素。课程内容要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有机整合,知识构筑者与授课教师团队需要在了解教育学习大纲的基础上,合理串联多学科知识,构筑具体的课程探究内容。

2.项目活动。开展以“项目”实践为单位的,将枯燥的课程转变为有意义的活动项目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与探究。知识模块构筑者需要围绕课题设计出与生活息息相关并充满趣味的项目。每个项目中要附带多维度知识面的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中来,在项目中学习和解决问题。

3.媒体网络信息。教师团队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课内外互动交流。媒体网络中的可用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处于不断更新中,这使学生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知识。创客教育课程需要一套自主的学习工具,基本的纸质品如书本、手册、教案等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视频、软件教材、历届学生优秀作品集、模块化学习构筑指南等都需要及时配给到位。

4.实现平台。研究结果不是一个分数就能够解决的,在创客教育理念里,学生们完成的作品与创作,都要及时发送并共享到平台上,不论是大型项目活动还是小型学科交流。

孩子们往往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平台上得到传播,展示给朋友家长看,以此实现自己的自我展示欲。这种做法可以使学习者获得认同感与成就感,进而促使他们更加热情地投身到学习与创作之中。

5.评价标准。学生学习知识的程度不应仅以分数来评价,在传统教育课程中只注重卷面成绩,不注意综合培养。而创客教育课程则首要注重孩子们多方面的发展。在评价孩子学习状况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学习环境、孩子性格、兴趣爱好等,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个体,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梁森山.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基础教育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杨素琴.创新教育—学校内涵发展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2012.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贺善侃.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

[5](美)D·A·库伯著,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创客教育
农村学校创客教育发展之路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客教育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