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8-06-26宋兆东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宋兆东

摘 要:学习习惯是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并趋于稳定的学习行为,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从教经验,从“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意义”以及“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出发,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习习惯;低年级学生;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4B-0058-02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而小学低年级正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小学期间,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成绩的高低,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习品质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好的学习品质的前提条件,而好的学习品质是好的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孩子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那么对于他来说是终生受益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行培养。

(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影响学习效率。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素质。如果低年级小学生能够长期坚持已经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就会容易很多,花费的时间也就更少,学习效率也会因此不断提高。

二、影响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教师、学校教育方面。

在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特别是低学段的学生,很多不良习惯还没纠正过来,因此,他们的学习习惯都需要依靠老师的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培养而成。

2.家庭因素。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聪明的家长不会刻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而是会以身作则。如果孩子在专心致志地学习时,家长也能够陪着孩子看书,这样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必须意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小抓起,并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同时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3.环境因素。

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反映。比如,相互攀比的社会风气,极其不利于学生,尤其不利于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具有普遍的从众心理,相互攀比的社会风气,会使学生的重心发生转移,学习态度也会发生改变,甚至出现厌学等不良情绪。因此,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因素下,才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二)主观因素

1.学生自身生理特点。

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培养学习习惯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一时期,孩子的身体发展虽然相对平稳,但是不同机能的发育还是有其特点存在的。比如,学生的神经系统在这一时期会向前发展,容易形成条件反射,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在此基础上定型的。

2.學生的心理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内学生的一个主要发展特征就是去自我中心主义,所谓去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儿童能够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逐渐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和观点。因此,教师和家长要能够发现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并充分利用。

三、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学习榜样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的言谈举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学校中,教师便成为了学生最直接的模仿榜样,如果教师有求知精神、敬业精神、好的工作习惯,那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便会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二)利用强化理论,增强习惯养成动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中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即实施奖励,负强化,即撤销惩罚。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也就是正强化物,如积分卡、小红花等,或者当学生表现出良好学习习惯时,教师撤销一种学生害怕的惩罚,也就是负强化物,比如,当天可以不用写作业,通过厌恶刺激的消除来增加这一行为发生的概率,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1.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自主预习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前有所认知,如果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那么教师在讲授时,学生会重点注意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教师应教授学生课前的预习方法,如借助工具书查找生词的意思,根据段落划分课文部分等。

2.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配合学生的学,才能完成知识与信息从教师输出到学生输入的转换。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②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说影响学生学习的多余的话,不做影响学生学习的多余动作。③教学过程中动静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

3.培养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小学生的课后作业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另一个就是对所学内容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掌握科学的做作业策略,提高速度和准确率,因此要帮助学生培养规范书写、独立思考、认真审题、及时修正的习惯。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强、模仿性强,如能得到教师和家长正确方法的指导,以及反复的训练,便可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起来,将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首要地位,采用多种手段和策略,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敏.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J].云南教育, 2003,(1).

[2]王新明,巫慧茹.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小学教育研究, 2002,(7).

[3]王振中.论小学数学习惯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4,(8).

[4]张兴华.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7).

[5]庞文明.浅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7,(9).

[6]张建祥.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空中英语教室:校本教研, 2011,(10).

[7]余文森.教师专业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8]邓栩.小学课堂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9]南岭梅.试论数学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5,(35).

[10]康文翠.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5,(8).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做法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