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2018-06-26李亚楠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数学课堂

李亚楠

摘 要:为了让难懂、难学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易学,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深入课堂观察后,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一些课堂导入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4B-0055-02

上课是落实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导入是课堂活动的点睛之笔。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醒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于探究的热情。”看到教室里呆板的教学,学生困惑的表情,笔者想找到更好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这就要从一节课的开头进行研究。当今很多学校提倡同课异构,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思路,课程同样上得很精彩。虽然导入只是课堂教学中很小的一部分,它只占整个课堂的几分钟,但是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导入不仅具有知识性,更具有趣味性,让数学课堂知识与兴趣并重,学生可以自由地在数学世界里遨游。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在这里介绍如下几种导入方式。

一、故事导入法

数学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阿基米德运用体积辨真假皇冠,小欧拉利用面积机智改羊圈,曹冲称象,高斯发现数学定理等,当语文与数学相结合,相信一定可以擦出智慧的火花。教師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导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勤于思考,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

例如,讲授《测量不规则的物体》一课时,教师巧妙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成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师:一只口渴的乌鸦急得找水喝。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水瓶。高兴地飞过去,可是,怎么喝呀?(出示只有半瓶水的水瓶)

生:往水瓶里投一些石子,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师:真是个好办法!乌鸦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水。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还可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知道怎么做吗?

生:想知道!

这样的导入将语文与数学结合起来,在学科之间渗透了数学文化,不仅用儿童理解的方式讲授了数学知识,同时还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我们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有趣的导入,用数学的魅力征服学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们的变化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能顺应这千变万化的教师才是有智慧的教师,教师要不忘初心,提升自己,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惊喜,让更多的孩子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二、游戏导入法

小学生喜欢游戏,这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设计游戏导入新课,能让原本略显沉闷的小学数学课堂激起涟漪,焕发出无限生机。

例如,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导入片段。

(课件展示一只青蛙在池塘中的荷叶上。)

师:还记得《数青蛙》这首儿歌吗?

生:记得!

师:那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开头,同学们继续往下唱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生1: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生2: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生3: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

师:这首歌唱得完吗?

生:唱不完啊!

师:老师可以用奇妙的数学知识继续唱这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老师怎么做到吗?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新朋友,让它来帮助你继续唱儿歌。

在教师提出要同学们唱这首儿歌时,孩子们立刻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但随着数字的不断增大,孩子们开始有些吃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教师提出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数,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寓教学于游戏之中,改变了以往乏味枯燥的课堂气氛。

三、情境导入法

生活处处充满数学。漂亮的剪纸是对称的,钢架桥是三角形的,推拉门是四边形的,车轮是圆形的,购物需要精确计算,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应用了数学知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这些数学知识充满了好奇,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帮助学生从无趣中寻找热情和激情,真正爱上数学。

例如,《平均分》一课的导入片段。

师:同学们,星期天丽丽邀请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来家里玩。是谁呢?(出示楠楠和静静)

生:楠楠和静静。

师:丽丽拿出了4个苹果来招待他们。(出示4个苹果)她要把这4个苹果,分给楠楠和静静,可又不知道该怎样分。(出示丽丽为难图)

师:如果你是丽丽,怎么分呢?

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分苹果中,很快,就有同学发现,既然两个都是最好的朋友,就应该每个人分得一样多。这正如张丹所说,“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者举出适当的案例无疑是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策略。”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结合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融合实际生活经验并解决问题。

四、质疑导入法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有部分经验是与科学理论相一致的,但是有一部分却是与当前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这就形成了错误概念。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新旧观念就会产生冲突。如果教师能利用好这种认知上的不一致而进行课堂导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五年级《图形的旋转》一课的导入环节。

(出示动态挂钟图)

师:挂钟里哪些物体在做旋转运动?

生1:时针。

生2:分针。

生3:钟摆。

生4:钟摆不是。

生2:钟摆是平移。(开始争论)

师:钟摆到底是旋转呢?还是平移呢?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节课吧!

这节课教师在教学了平移的基础上,运用挂钟的例子,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为接下来学生学习旋转的要素及性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记得小时候,数学老师问:1斤棉花和1斤铁谁重?在我们的认知里,自然是铁重,在学习重量单位、用秤称一称后,才明白一样重,这样的学习即使过了很多年依然记忆犹新。我们现在的课堂需要这样的认知冲突。

五、操作导入法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与众多冗杂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打交道,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数学变得易学。同时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因此,操作导入就显得格外重要,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归纳总结,简化数学概念,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四年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节课的导入片段。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围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条边?

生:三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16cm的绳子。你们有办法变成三段吗?

生:剪两刀。

师:每个人剪得都会不一样,快来试试你剪得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吧!

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敢于让学生经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样才能做到“做中学”。同时教师也可以发现孩子们自主探究时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数学并不仅限于1+1=2的简单运算,更有图形组合的奇妙世界,它本身枯燥无味,但我们正努力让呆板的数学知识变得活跃起来,导入正是我们努力的开始。它的时间只有3~5分钟,但是其作用是巨大的。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知识点,各种导入方法相互融合,不同的教师就可以发挥出不同的风采,正所谓“教无定法”。

为了让我们的数学课更有情趣、更有生活、更有问题、更有互动、更有文化,作为教师,应该做一个终身学习的带头人。学会运用新颖的导入案例,引入构思巧妙的课堂设计,这不仅是职业需要,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互联网时代,名师博客,优秀视频应有尽有,吸取别人的精华弥补自己的不足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要和优秀教师多交流,多探讨,互相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导入水平。

在整個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我认真进行了课堂观察,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视频和有关课堂导入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比较浅显的研究,总结的导入方法可能不是很全面,今后我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不断改善和提高,为日后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田利红.浅谈初中数学新课导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2]陈玖玲.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3]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傅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活动现状及其策略运用探究[J].文理导航, 2016,(12).

[5]陈海峰.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艺术[J].文理导航,2016,(12).

[6]朱倩.浅谈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J].学周刊,2015,(13).

[7]岳赛英.导入的艺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应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10).

[8]陈志刚.反思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三离”现象[J].陕西教育,2009,(Z1).

[9]杨跃升.课堂导入“五法”[J].语文建设,2018,(3).

[10]叶旺.有效课堂导入 提升学习动力[J].科学咨询,2016,(6).

[11]郑曼慧.因“导”而精彩——浅谈科学课堂导入教学[J].赤子,2014,(15).

[12]豆海燕.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5).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