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教学的改革刍议

2018-06-26曹江平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改革

曹江平

摘 要: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私家车数量剧增,一些中职学校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并且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培养的学生的技能与工作岗位的需要还有差距,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中职学校要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重点突破实训课教学水平,提高实训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汽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4B-0042-02

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下简称汽修专业),其专业课综合性强,涉及《物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知识,知识点跨度大、难度高,中职生大都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良,因此,专业课教学比较吃力。为了切实搞好专业课的教学,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注重实训课教学,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通过对汽车零部件的观察认识、拆装训练、参数测量、性能检测等实训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在实训课教学中,学生对汽车零部件好奇心强,乐于动手去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训课教学水平,也会促进理论教学。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教学现状

目前,在大多数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都能利用教学课件,使教学信息形象直观,但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思维水平有限,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还是比较模糊。其次,实训课教学也很薄弱,除了实训设备少等硬件条件不足外,与中学物理、化学实验相比,没有比较明确的实训项目(题目),且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实训目的、使用器材、操作步骤、结论等都不太确定,随意性很大,教学效果比较差。再者,汽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好多学校实训设施的添置仍依赖于项目,等待投资,实训设施的更新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严重影响专业的发展。

(一)专业教师少,专业素质不高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大多是从相关行业转型来的,一方面通过自学,另一方面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平时学校组织的培训机会少而且只是针对某一模块,专业知识掌握普遍比较差,不够系统,只是带哪一门课程,就学习哪门课程,教学中边学边教,知识点的前后连贯性差,几门专业课之间也联系不起来,教学中自然问题也比较多。

(二)实训课教师缺乏

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师少,“双师型”实训课教师更少,理论教师通常兼任实训教学,教师的操作技能有限,實践操作动作不熟练、不准确、不规范,对实训室设备也不够熟悉,再加之时间有限,实训课教学往往准备不足,实训室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实训课教学效果很不好。同时,一个老师同时要指导一个班学生的实训课教学,还得负责学生安全问题,所以实训课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实训室设备简单,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大部分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实训设备多是项目上配置的,数量较多,但比较落后,实用性差,实训设施的购置、更新比较缓慢,致使如发动机拆装、变速器拆装、发动机故障诊断等基本的实训任务,学生都无法完成。

(四)教材单一,对实训课教学指导性较差

教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教材很多但内容大同小异,有些教材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有些教材内容太过陈旧,不像普通全日制教育体系那样,教材权威规范,中职学校没有比较权威的、系统的、实用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各学校实训室设备也是五花八门,教材缺乏有效的指导性,实训设施与实训指导书的内容无法对应。此外,就实训室而言,今天要做这个实训项目,明天又要做那个实训项目,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教学的探索

中职学校要开设汽修专业,就要研究市场,研究专业内涵,不搞虚的,不搞形式,为学生着想,不断提高汽修专业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实训课教学中,能直观地观察到汽车各部分的内部结构,理解结构、工作原理,通过充分的动手拆装,动手检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所以,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有计划地搞好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加大实训室投资,建设实用高效的实训室,用先进的实训设施保证实训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投资技能大赛项目,拓宽大赛范围,积极参与各级技能大赛,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实训课教学,引领专业发展;另外,加强专业课教学改革,切实实现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边学、边教、边做、边讨论等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一)提高认识,重视实训课教学

中职学校要开设汽修专业,不能追求时尚,追求形式,要切实办好专业,学校要从重视师资建设,加大实训室建设力度,保证实训课有效开设,重视技能大赛水平等方面进行提高,做一些扎实的工作。

(二)实训课教学要落到实处,有效进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实训设备的种类、性能、规格、数量等,设计有效的实训模块,每一个模块,实训目的明确,操作步骤具体,要做什么、看什么、测量什么,学生能实实在在去做、去看、去测量。比如,发电机的拆装实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训目的是拆装训练,具体步骤在教材中有说明,然后观察、清洁相应的部件,最后能依次准确安装,完成实训任务,在实训过程中,若存在什么问题,要进行小结点评。

(三)加强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培训,其中培训方式,主要靠学校业务培训,学校要注重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要请专家或技术人员来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几年持续的、系统性的、有计划的培训,使教师在多次培训学习中,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也可以组织教师参与技能大赛,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四)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课的教学

汽修专业的办学水平影响着学生的技能水平,体现在各级技能大赛的获奖情况上,最终要体现在学生扎实的就业能力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其项目设置比较全面,涉及汽修专业各科课程的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参加各级比赛,在大赛训练中,既促进了教师技能的提高,又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规范性、熟练度、准确性,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五)切实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比较先进的教学形式是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国内一些学校,已经普遍使用该模式进行汽车专业课的教学。例如,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就是大力推广理实一体教学模式,采用小班化班级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边教、边学、边实践,注重学生技能的发展,通过先进的实训教学条件,有力地保证实训课教学,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必须有很高的教学硬件设施做支撑,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当然在现有的实训室条件下,力争物尽其用,有些内容也可以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六)加强实训室建设

首先,充分认识先进的实训条件的重要性,技能人才要在反复实践训练中,使操作技能不断熟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思维得到训练,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所以,建一流的、领先的、设备齐全的实训室,是搞好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专业发展的根本。

其次,力争创建“4S”店形式的实训室,提高实训室硬件条件,依托市场,提高实训设施的先进化、时效化。让学生从汽车营销、汽车维修、跟踪服务等一系列营运性做法中,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再次,研究汽车市场,了解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状况,结合技能大赛项目设置及比赛要求上的变化,及时地、充分地补充或更新实训设施,以满足技能大赛和实训课教学的要求。

总之,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进入了百姓的生活。所以,对汽车维修提出了更高要求,汽车维修人员的数量需求增多,对他们的技术要求更高,以前以修理为主,而现在及以后,则以维护保养为主,注重的是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方面,要求维修人员操作熟练、规范、高效、快捷。中职学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办好汽修专业,加大各方面投资,特别是实训条件的改善,实训设备的购置等,狠抓实训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为汽修行业输送更多、更好、更有用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玲玲,许春平,张春东.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于明进,于光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