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认识合作学习的优势与难题

2018-06-26王宏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合作学习

王宏

摘 要:合作学习已成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推广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合作学习能够在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步提高、促进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智力素质、情意素质,更重要的是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情感缺失,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在我国实际的教学中,合作学习暴露出徒有其表和学生的角色固化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研究者深刻反思。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堂交往;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4B-0032-02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作为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也成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推广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一、合作学习的优势与特色

(一)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步提升,拓展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利害关系,解释自己的资料、参与完成任务的机会少,而恰恰这种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精制化的解释才是提高学业成绩的关键。在学生组织自己的思维并重组、加工资料向同伴作出解释的时候,大大加深了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这种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精制化的解释比简单的重复更能有效地促进信息的长期保存。组内成员解释的角度和方向的多元化,在互相的辩驳和交流中往往会拓展出新的、更为精细的知识,学生可以从中掌握到书本以外更为广阔的知识,这正是合作学习的可贵之处。能够让学生大范围地、同步地提高学习成绩,这种“同步提高”是学生在自身与原有认知水平相比较的提高,而且合作学习更能够让学生牢固地、生动地掌握知识,并有助于提高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锻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对于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关键性的作用。

(二) 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智力素质、情意素质

传统教学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今天,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不能止于双基,教育指向的一定是发展学生基本的智力素质和与智力素质相对应的情意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分工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调动自己的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和反馈,最后综合小组所有成员的意见提交每组整体的“答卷”,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以及综合概括能力。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学习的理由,能够强化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更为重要的是,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创造,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有深刻的影响。这些优秀的智力素质及情意素质的养成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牢固的知识都会被淡忘,况且没有什么知识是永久有用的,但是人类之所以学习,正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获得比知识更重要、更珍贵的东西:这些不具体的、功能性的、发展性的、过程性的智力和情意素质。

(三)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情感缺失,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可以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同时学会倾听,学会尊重,知道如何作出决定、如何适度妥协、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养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每个合作小组都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承担一部分责任,每个人都有均等的表现机会,营造了每个人受到同等的尊重、同等的重视的心理环境,学生在这种积极、安全的氛围下,更容易打开心扉,增强主体意识和归属感,形成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积极的、互利的人际关系。另外,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遭遇困难,为了克服阻碍,成员将每个人的努力凝聚到一起共同攻克难关,这样的体验会增强学生在日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这些珍贵的情感体验都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其在学生时代拥有优秀的品质以适应社会,为其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奠定基礎。

二、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的两大难题

(一)合作学习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

很多一线教师为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没有深入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的含义和要素,将合作学习当作一种知识呈现的新时尚,致使合作学习在实施的时候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公开课、观摩课上,课堂氛围热闹活泼,这种形式化的、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最终能让学生学到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我们为什么不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这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反思。不论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用了怎样的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将珍贵的课堂时间用在追求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不考虑其是否有必要、有价值;不关心讨论过程;对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善于梳理、概括和总结。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合作学习在没有专家听课的情况下用到的次数少之又少,合作学习方式沦为教师用来表演的“道具”,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如果这样,我们倒不如继续使用传统的讲授法,因为它尚且可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学生角色固化,不会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要求按照组内异质的要求分组后,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受我国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缺乏课堂的主人翁意识,缺乏决策能力,无法针对组内同伴的能力作出科学的分工。而不合理的分工会导致接下来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会造成组内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另外,教师将合作任务下放到小组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天马行空、想法很多但是没有指向问题的解决,有的学生没有想法或不愿意说出自己想法,又或者对研究的问题不感兴趣,这就势必会造成合作学习的失败。

合作学习要求人人有责,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必须抓紧时间运用自己的智慧完成自己的相应任务。所以对学生的自觉性、责任意识要求较高。而在很长时间的学习中,都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新知识,学生对自己要学习的知识的责任感、对自己组内同伴的责任感明显不足,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过高,认为不管我在组内承担什么、做没做,老师都会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再次讲授知识,所以在合作小组中扮演“搭便车”的角色。

三、启示与反思

要想深入贯彻合作学习理念,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观念。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而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从权威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调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合作,创造适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并通过课前的讲解或让学生在课前查资料,从而让学生对合作的任务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分享、倾听、融合他人的意见、协调组内矛盾,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培养或习惯,掌握合作的方法与技巧。

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必须深刻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和要素,改变自身观念,适当地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僵硬、死板的因素,将合作学习科学合理地纳入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下,更生动、具体的发挥合作学习法的优势,为现代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马兰,盛群力.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之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8,(18).

[3]陈旭远,李杨.贝里的合作学习观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9).

[4]刘燕飞,王坦.论合作学习实践中的情感缺失[J].中国教育学刊,2016,(2).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合作学习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